1、這是一部少見的雙導演的行動藝術之旅的法國紀錄片,一個88歲名振全球的法國國寶級女導演安妮華達和一個33歲的新銳視覺藝術家,如何一起創作,深入法國鄉間記錄平民百姓的生活,使此片榮獲★2017年坎城影展『金眼睛獎』及★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紀錄片。
(★簡單導演介紹)
2、『最酷的旅伴』像是一次公路旅行,一場隨心所欲的探險,朝向鄉村、簡單的風景、人們的臉孔…安妮華達認為「機遇」是促成一件事情發生的最佳推手,和不認識的人不期而遇,這是一種隨性卻又可以深度的進入生活之中,與人交流對話出不可預期的生命火花。
片中是如何呈現出這些影像結構?(★每張臉都是一段人生/都訴說著故事……)
3、紀錄片通常是觀點的真實呈現,在此片中不僅用鏡頭記錄下來,也充分展現人文關懷的精神,並且善用在地元素,以藝術創造了在地連結,將攝影帶給人的影響發揮到極致,是如何做到?
4、本片秉持著「每張臉孔都訴說著故事」的主軸,除了勞工,還記錄了動物。
5、安妮華達的不少電影是圍繞著女性,也以女性的視角拍片。以她和法國藝術家JR合導的紀錄片《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為例,他倆造訪法國最大商港勒阿弗爾港、與碼頭工人聊天時,她突發奇想,要求訪問碼頭工人的妻子………….
6、整部電影以「影像創作」為主題,而兩人的眼睛卻各有「特殊狀況」,一個隔著一塊簾幕創造藝術,一個用模糊的視線說著世界的故事,此片中他倆如何發揮強大的視覺藝術?
(★如何靠眼睛、腳趾頭變成會跑的藝術品…&模擬的童趣)
7、這部電影展現了一種人生的哲思和人道關懷,也解構了導演本身的藝術品味,不少精彩畫面充滿撞擊感,如,將蓋伯丁的影像貼在海灘上崩落的碉堡上,24小時後,一個浪潮就捲過去了………
8、華達和JR一同拜訪尚盧.高達,卻碰了軟釘子,又看到留在門上的兩行字,讓華達錯愕且難堪難過…….如此另類的結局怎麼詮釋?
9、延伸:法國新浪潮 v.s 影像世代的交替 (JR推著坐著輪椅的華達穿越羅浮宮…)
10、「最酷的旅伴」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