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於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在1928年為俄羅斯女舞蹈家伊達作此舞曲而轟動全球,且經百年不衰。後世冠名「波麗露」即專指此樂曲(其實已不同於原始波麗露風格)
3、本片「波麗露狂想曲」可視為拉威爾的傳記電影,雖然沒有顯赫的獲奬紀錄,但絕對值得一看一談。
4、拉威爾一生創作豐富、多元,但在創作路途並不順遂,情感尤然(欠缺紥實的戀愛和婚姻)而與舞蹈家在合作中也多有衝突和挫折,但也因此造成了話題和成就。
5、整部電影主要表現拉威爾創作波麗露的過程,年輕時的磨練和晚年的去逝,較少著墨。所以全片的調性和色澤是沈重的、陰暗的,而在最後則是出人意表的高亢。
6、因波麗露的成就,後世有了不少沾連到此樂曲的電影,如:戰火浮生錄、絕美波麗露、太陽與波麗露及性感女星演出的波麗露:而臺北市最早的西餐廳百年老店也命名為波麗露。
7、波麗露樂曲約長15至17分鐘(兩種版本)九段主題和應答的旋律、節奏、和聲及風韻不變,就憑著幾十種樂器變換及音響大小,締造出世無前例的舞曲。
8、欣賞本片除電影本身有著浪漫、失落、掙扎和情慾之外,最重要的是细細品享音樂所堆疊出的美妙、驚嘆和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