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醫師在節目中分享3個重點:1:什麼是「腫瘤檢測」;2,介紹重要的腫瘤指數;3,打破指數的迷
思。
一般所謂的「腫瘤指數」指的是「血清腫瘤標記」。腫瘤「標記」由癌細胞產生,在癌症病人血清中、尿液中或腫瘤組織中有「較高」於正常人的數值,因此可能提供臨床早期診斷、治療前後追蹤或偵測復發等多方向臨床應用。所謂「理想的」血清腫瘤標記,最好是夠敏感(sensitive)又夠定性(specific)。
「敏感性」指的是腫瘤很小的時候,連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振照影(MRI),甚至正子掃描(PET)都看不到時,「腫瘤指數」就提前上升了,相當敏感;「特定性」則是指器官特定性與惡性特定性。
常見的指數包括: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被視為肝細胞癌的腫瘤指數;上皮癌胚胎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大腸癌最常用的腫瘤指數;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目前最佳的血清腫瘤標記之ㄧ;CA19-9血中濃度在胰臟癌以及膽道癌發生升高的機率較高,其他如部份胃癌、肝癌、甚至一些非惡性疾病也會出現血液中CA19-9升高的現象。
癌症指數的分類很多,且很多癌症指數在各種「非癌症」的情形也會上升,此外,並非所有癌症病患的指數都會上升,總之,癌症指數是腫瘤治療醫師用來追蹤的工具,癌症並不能用癌症指數來做為「早期診斷」,換言之,正常並不代表沒病,而不正常也不代表有病。
您不知道的腫瘤檢測重要的資訊,讓周祥俊醫師一一為您說明,歡迎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