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到海那邊,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從墳塋裡出來迎接著他,那人常住在墳塋裡,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煉也不能。」

  這段經文記載於聖經路加福音第五章。曾經發生於兩千多年前;到了廿一世紀,更不斷的上演於真實生活中。目前「恩福會」的負責傳道劉志宏,就曾經是個格拉森人,那個被污鬼附著的人。

如污鬼附身

   中學,他開始吸強力膠,入伍當兵,吸毒之外,開始販毒,一直到退伍後,工作一個換過一個,父母才赫然發現,以往老實乖巧的孩子,早已是不折不扣的吸毒者。

   劉志宏的父親,在苗栗的客家莊教書廿幾年,鄉里間莫不喊他一聲:「劉老師!」母親則是克勤克儉的客家婦女,村裡紅白事都主動幫忙。這樣的家庭怎麼會有個吸毒又販毒的孩子?

   試過各種方法:送醫院,每天一萬塊的治療費;求神問卜,做法事;甚至土法煉鋼的,把志宏鎖在屋子裡,父母輪流看守。
「志宏啊!你要堅強,你不能這樣一直下去,你才廿歲啊。」聽見志宏的喊叫,母親眼淚擦不完。

   半夜,志宏還是跑掉了。

   待得到通知趕去,志宏兩眼發直的坐在高速公路旁,渾不知過去幾個禮拜到那裡去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年,志宏清醒時,就信誓旦旦要戒毒,然而一旦毒癮發作,卻六親不認,一度他爬到自家門口的大樹上,磨刀霍霍的,準備消滅進攻的「敵人」,果真如格拉森人般被污鬼附著。

   無奈到極點,父母兩人拎著農藥,意欲前往祖先墳前,以死謝罪。

   「生出這種不肖子,丟祖先的臉,死了那有臉見老人家?」父親開著車喃喃說著。母親在後座,心裡七轉八轉,還是放不下,個人死不足惜,問題是--

   「我們死了,問題是志宏還活著啊,要死,也要把他帶在身旁啊--」母親放聲大哭。

   絕望的兩人,再次把農藥拎回家,偷偷打開房門,志宏又不知跑到那裡去了。

遇見神兒子

   到晨曦會去,純粹只是姑且一試而已。

   志宏準備往戒毒村的前一天,父母兩人在廚房忙著。「什麼都準備好了,最好是志宏整天睡覺,我就放心了。」父親一邊說,一邊把紅鞠加到燉肉裡,好讓他帶去戒毒村。

   「這孩子…不要讓人家太麻煩才好。」母親幽幽嘆了口氣,誰不想兒女出人頭地?問題是染上毒癮,就算自己願意以死相抵,也無法讓他不吸毒啊。

   沒有人看好,劉志宏垂頭喪氣的去到晨曦會苗栗戒毒村。

   「他到晨曦會的第一個月,我連作夢都夢見他受不了,又跑回來。」母親實在放不下志宏,沒幾個禮拜就趕去探視。

   「啊!你胖了,又流汗,你--」摸著志宏的臉,紅咚咚的,才作過早操;汗滴滴答答的,潤濕了剛剪的平頭--忽然時間不見了,志宏又是那個讀國中時,品學兼優的,不時會在身旁幫忙家事的乖孩子。

  母親喉頭滿了起來,竟哽咽得語不成句。

  那天志宏把一本聖經交給她:「媽!這本聖經我讀過一遍,你帶回家讀好不好?」

   「我一定每天讀,讀不懂也要讀,只要對你好,叫我做什麼都好。」母親一口答應,並且從那天起,真的每天讀,未曾中斷過。

   「我信耶穌了,以後不會拿香拜祖先了。」志宏一本正經說道。

   「好、好、好。」母親忙不迭的,「你…只管把身體養好,其他的有媽媽。」看起來基督教的神真能把孩子救回來,拜不拜祖先也就不去管他。

   那段時間,母親一、兩個禮拜就去一趟戒毒村,每次都覺得志宏變了:「我說不上來,就是人越來越精神,脾氣也變好。」不斷的改變,讓她每次去探視,都像是去尋寶,而後回家又以一種報好消息的心情,告訴半信半疑的父親。

   一直到現在,志宏仍然無法忘懷父親首次去戒毒村的情景。

   「志宏!從你來這裡,我開始打領帶上班了。」父親輕聲說道,卻在劉志宏心裡引起萬丈波瀾:原來他的吸毒,曾讓父親那麼抬不起頭來,原來他的父母曾如此痛苦,以致連讓自己體面的心思都沒有--那一刻起,聖靈感動他的心,決意不再讓父母傷心,救恩降臨到他生命裡,並保守看顧直到如今。

   然而志宏在晨曦會待七個月,就因遷村,而選擇離開。

   「我已領受救恩認識真理,只是我考慮到有一天我還是要回到社會,加上我對新環境不見得容易適應……」志宏向牧者解釋自己的心情。

   「但你還沒有期滿,一定要找一間教會繼續禮拜,要持守信仰。」牧者也殷切叮嚀著。

   「以前,我戒不掉,是心裡的毒癮,現在有耶穌在我心裡,我會倚靠祂的恩典不再犯罪,請您們為我禱告。」志宏決定了。

去告訴他們

  「耶穌上船的時候,那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昔日格拉森人聽了主耶穌的吩咐,在低加波利傳揚耶穌為他所做的事。同樣的,劉志宏也是如此。

   自戒毒村返家後,在神的帶領下,很快的與陳蘭芳傳道結為連理;而後蒙教會的資助,以六年的時間,於改革宗神學院取得學士學位;如今更在父親的支持下,開始恩福會的戒毒事工。

   「只要能救一個人,我願意把所有退休金都拿出來。」父親說道。

   「我每天為志宏禱告,這是我支持他的方式。」母親已是滿懷感恩的基督徒。

   「聖經有一句話:當你回過頭來,你要堅固你的弟兄,我曾經沾染毒品,知道毒品對人身心的摧殘及家庭的傷害。所以我知道,這是神所量給我的地界,也是祂要我做的。」這樣的信念,支持劉志宏得以面對事工中任何挑戰。

   目前,這對夫婦來到基隆,展開「恩福會」的事工:「這個社區在山坡上,所以我們叫它『雲端上的城市』,我們希望給戒毒弟兄們比較與外界隔絕的環境,每天透過聖經的教導,一起經歷救恩的大能。」

   恩福會的事工還在起步,所能接納的弟兄有限,但劉志宏清楚一件事:「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我的責任就是『做』,其他交給神。」

   台灣毒品正在氾濫,但經由全能者大能的作為,一個又一個上帝的選民,從毒品中被救拔出來,並回過頭來從事搶救靈魂的工作,因為唯有他們方才瞭解其中的痛苦及力不從心,今天劉志宏的行動正是對救恩實質的回應。

 

(本文整理自吳錡主持 每週日00:01-01:00播出的「星空夜語」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