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夜班的火車,抵達布來梅的時 候,天剛剛亮,我也是睡眼惺忪,就像這座小城,揉揉

眼,悄悄甦醒。

   因為大部分的店舖沒有開門,買不到詳細地圖,憑著手中的簡圖,以為出了火車站,越過護城河,就可以進入市中心。

   偏偏,怎麼繞,怎麼走,晨霧瀰漫的布來梅,

好像一座迷宮,找不到開門的鑰匙。花了一個多小時,遇不到一個會說英語的路人,還在原地打轉。

   累了,也餓了,大家癱在路邊休閒椅子上,等待這座城市醒轉。

   遠處,一位騎單車的女士出現,她說早晨查經時,聖靈感動她有人需要幫助,於是她出門,遠遠看到我們,就知道我們就是她要找的人。曾在報社上班的她,說了一口流利英語,很快的把我們領到市中心。(詳細故事請參閱我的旅遊書『旅行何必正經八百』。)

   大地靜寂,街道上不見一個人影,週日的清晨,大家還在沈睡之中。這是認識一座城市的好時機,沒有吵雜的人聲車聲,展露的是他的原貌,彷彿一塊好吃的蛋糕,剛剛出爐,沒有塗抹奶油,也沒有加入豆沙或奶酥的內餡,完全是他的原味。

   我細細打量,遊走在德國著名的『童話街道』起點的布來梅。

   從布來梅沿著威悉河,經過卡塞爾,到哈瑙,其中許多的地名或城市或房子,經常出現在格林兄弟的童話中,所以有人把這條路叫做『童話街道』,旅客到此一遊,多半也是慕了格林童話的名。『布來梅音樂隊』的背景就是這兒。

   布來梅的右邊是護城河,左邊則是威悉河。西元八世紀時,這座城市開始興起,向來被稱為『北方的羅馬』。基督教當初就以這兒為出發點,傳到北歐各地。十四世紀,布來梅加入漢撒同盟,一躍成為重要城市。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布來梅卻不曾迷失自己,依然保留了中世紀的傳統建築與風格,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到這兒流連,徘徊,捕捉昔日的點滴。

   比較出色的幾個景點,大都聚集在市中心,花不到一小時,就可以逛一圈。

   十五世紀的舊市政廳,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他的大廳,每年都會舉行一場盛大的餐會,專門招待窮苦的人,這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兄弟會。

   市政廳對面,就是以狗,猴子,貓和公雞組成的『布來梅音樂隊』的銅像,所有人都會拍照留念,表示到此一遊,附近的廣場,更是舉辦各種市集的場所。

   我最喜歡的還是波特捨老街,一棟又一棟的中世紀建築,保存得很好,踏在石板路上,好像走入了時光隧道。

   隔不遠,就是充滿古老氛圍的須諾爾區。小小的店,緊緊的貼靠著,人群一多,就十分擁擠。可以欣賞有特色的櫥窗,也可以走進店裡把玩藝術家的手工藝,玻璃,陶器,金屬雕刻…,運氣好,還可以找到一些上了年紀的古董。

   走累了,小餐廳點一份德國臘腸,或到露天咖啡廳點一杯咖啡,沐浴在柔柔的陽光下,打個盹,夢中,說不定還可以與古人相會。

   然後,離開人群,往威悉河走走,站在威悉橋上吹吹風,揣摩一下格林兄弟如何寫了一篇又一篇的童話故事。

   回看布來梅,留下最後一瞥,霧已經散去,我也準備離去,繼續下一站的行程。

 

(「小平趴趴走」溫小平主持,每週六10:05-11: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