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陳惠琬的莫非,是名高中一畢業就赴美的小留學生,三十歲時開始提筆寫作,十多年來獲得無數華文寫作獎項,為文壇博得重視的作家。

她的作品有取材自兩性的交往與婚姻,加上擁有神學學歷,是優秀的講員,因此常應邀在美國洛杉磯的華文廣播電台,或北美華人地區各地主講。

中年尋找人生的位置

十八歲赴美的女孩,卻選擇在三十歲時用早已生疏的中文開始寫作,她坦承與早到的中年危機有關。

她提到,三十歲以前的人生路幾乎都是別人安排的,雖有選擇自由,卻缺乏判斷能力。面對重大抉擇時都是跟著人的意見選擇,如大學念會計、研究所念電腦、進入具規模的休斯飛機公司工作…等,表面看似乎順利,但是循著他人的常軌達到規劃中的目標後,卻沒有帶給她絲毫滿足感,反而讓她沉溺於早到的中年危機中。

她覺得人生,不應該只是做份不是只有她能做而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工作。她深深渴望能找到值得把全副精力時間擺上的點,就像擺對位置的燈台,讓自己的光芒照得更高更遠。

到哪裡去找那個點呢?其實,身為小留學生的她很早就體會到自我認同的危機。

身處異鄉,跳脫過往熟悉的外在條件,自然而然的發現生命內涵的空虛,在思考中不斷求問生命的方向與人活著的意義。無人提供滿意的答案,甚至很多人說她野心太大、思考太複雜,在心靈上空虛漂泊無依的階段,更強化她的失落感。

讀研究所時,她接觸到基督信仰,在信仰中找到了生命定位,許多存於心中的困惑一項項獲得解答。但是仍然無法明確知道上帝給她的生命藍圖是什麼,屬於她的燈台該放在什麼位置上?直到接觸到文字事奉才結束尋覓的過程。

立志成為文字宣教士

那時候,她參加《使者雜誌》主編蘇文峰所舉辦的文字訓練營,蘇文峰提到每個人都有傳福音的本份,不停的練習使用這本份,上帝就會賜下所需要的恩賜(意思為:禮物、才幹),不停練習使用到一個階段後,就可以專心選擇一項全時間事奉上帝的方式。

聽到這個說法,她彷彿看到聖經提到的「雅各的天梯」,許多人在這通到天堂的天梯上面,上上下下,和上帝建立了很美的關係,而這梯子就是基督教的文字事奉。

她清楚那天梯是她的目標,也清楚知道上帝正呼召她走陌生的文字事奉道路,她回應這呼召,以文字宣教士的心開始寫作旅程。

對她來說,用中文寫作不僅是文字駕馭的能力,多年受會計、電腦的訓練,不重個人思考也缺乏對問題的洞察力,此外重隱私不願揭露內心世界的習慣,都成為她亟需突破的障礙。

清楚知道做宣教士要付的代價,開始學習傳道人會面對的種種困難與捨棄。首先,在公餘之暇讀神學,與上帝建立更親密深入的關係,加深生命的深度,並學會怎麼找資料、怎麼整合思考。一年後,她辭去工作,成為全時間文字工作者,接下來是大量閱讀吸取多元資訊。

閱讀與思考是寫作基礎

她把自己定位在第一線的福音工作者,因此廣泛閱讀,除了文化動向、時代議題、一般流行刊物書籍,更大幅度涉獵人文、哲學、人類學等硬性書籍。

通常,她都在早上安排讀理論性書籍,無法一口氣讀完,就一次讀一章,同時讀很多本。晚間則閱讀純文學與軟性書籍。每天就當日所閱讀的內容寫思考札記,也就是將所讀的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彼此呼應印證,由其中發現屬於自己的洞見。

她的寫作不是抒發感情,而是分享真實體驗,沒有浪漫,有的只是真誠分享的誠意。

對宣教士而言,無論自己狀況如何,需要講道時就得上台,寫作也不能看心情、等靈感,無論得時與不得時都要不住的寫。所以,要求自己保持每日動筆的習慣。

名詩人餘光中先生曾以青鳥比喻無法掌握來去自如的靈感,對她而言,靈感如同不斷在心頭盤旋的老鷹,不住的迎向更高的高空,在恰當的時刻看準目標才俯衝而下。她也是任心頭的鷹不住向上盤旋、醞釀,在適當的時刻,動手寫成文章。她覺得能在心頭盤旋的越高越久,出手寫出來才會更有力道,也越能感動人心。

她坦承,自己在三十歲之前沒有明顯的寫作天份,想成為全時間作者非易事。成為專職作家的決定引起家人朋友的震驚,一段時間過後沒有明顯的作為時,確實也承擔很大的壓力。

比賽中獲得成長動力

當時她研究很多華人作家,多數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已經達到個人寫作的巔峰,而她還沒開始呢!這確實讓她恐懼顫驚,不過她自認是寫作的馬拉松選手,她有的是耐力,與不斷努力與堅持不放棄的精神。

一開始,她完成作品後就四處找園地發表,從退搞到漸漸的每投必中後,就渴望能有更大的挑戰,所以投入各種徵文比賽。對她來講,參賽是一關關的進階考試,尤其在海外寫作很孤單,完全不知道自己得作品在什麼程度、有那些問題,參加比賽是試試自己的程度。

當作品漸漸嶄露頭角入選後,評審的意見在媒體上批露,往往成為她瞭解自己作品缺點的最佳來源,這促使她不斷的參加各種比賽,激勵自己成長。

寫作初期,盧雲神父(Henri Houwen)的一篇文章對她產正面的影響。盧雲說,如果一個人不能躺下成為惡水上的一座大橋,別人就不能通過他走向十字架的路。

她被此說法震撼,期許自己成為惡水上的大橋,也就是願意揭露內心的黑暗、掙扎與恐懼,藉著自己深層的揭露,引發讀者生命中深層的震撼,這就成為她寫作的一大特色。對原本強烈保持隱私的她不是容易的,但她因為認定自己是宣教士而學會了這點,使她的文章真誠而有力。

以本名發表文章十多年,三年前她決定以筆名莫非發表文章。原因是無論她寫作主題是探討婚姻、交友或者生命價值,總會表達出對所揭諸的問題的肯定看法,但隨著年齡增長,她發現人世中的萬象風光與人心裡的千巖萬壑,都不是可以用她的肯定句含括的,她寧願用嘆問句表達自己的意見。

而「莫非如此」的後面代表的就是一個問號,因此她選用了「莫非」作為筆名,代表她試圖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婚姻重在認定與磨合

她的寫作主題多在探討交友、婚姻,對婚姻自有她的一份見地。她認為人是關係的動物,而婚姻是最親密的關係。婚姻中最需要的是彼此的認定與承諾,並且願意彼此磨合。這是需要雙方努力的過程。

她在近二十年的婚姻中,最深的體會是要成為另一半的幫助者,而不是以自己的所長去突顯對方的短處,而是以己之長去補對方之短,使自己成為對方的資產而不是負債。其實,這也就是聖經中所說二人成為一體的真意。可惜的是,多數在婚姻中的人並未真正享受到上帝造婚姻的美意,就輕易放棄用心經營婚姻。

面對社會的改變,女人的角色不像以前,但是在轉變過程裡,她建議女性要懂得溫柔的堅持,以堅韌的柔性去爭取女子的獨立與天空,才能走得長遠,而且能獲得男性的理解與尊重。

她提到,夫妻是共處一條船上的人,需要互補彼此的裂縫,而不能跟著別人去捅對方的裂縫,這點是現代婚姻中被忽略的。

至於她最關心的獨身女子呢?

從十多歲就一心準備好要嫁個好男人的她,在近三十歲時才結婚,她親身走過單身渴望婚姻的痛苦,因此對這樣的朋友有更深的理解與關懷。她表示,一個人無論單身或結婚,都必須用心培養與自己玩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才不會因為沒有伴而白白浪費許多美好時光。

單身者擁有已婚者羨慕的時間與空間,但是因為缺乏生活重心,以致沒有做最好的運用,也不懂得為擁有這些而心存感謝。她建議每人要學習建立為別人而活的生活觀,將生命重點放在別人身上,或可擔任義工,或可認養乾兒女,或是照顧家人,服務社區教會等等。

總之,每個人都活在關係中,需要被滋潤,也需要滋潤別人、彼此扶持,能夠在這三方面取得平衡,無論結婚與否都會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寫出永恆的光與生命力

提筆十多年來,寫作帶給她豐富的內省機會,也讓她能有意識的閱讀與生活。雖然,沒有過往的高薪,卻找到生命的正確位置。

一路行來,她的作品取材更寬更廣更深,不變的是起初的熱忱與真誠的分享。藉著寫作,她思考,她成長,未來,她仍本著宣教士的精神,不斷付出,發光發亮,期望在有血有肉的人間萬象鋪陳中,帶給讀者永恆的光束與突破生命困境的力量。

(本文整理自丁莉製作主持,每週二至五00:01-01:00播出的「佳音夜來香」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