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裡到教會,有至少三種步行的路徑:一是走大路,然而卻是既無風景可觀,又需時時閃躲車輛並忍受空氣污染,穿越兩個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才能到達。 二是從大學之門進入,走過標榜幽默、謙遜與人性的柏油大道,繞行古色古香的牛津學堂,出另一大學之門,漫步在滿是古蹟的巷道中,遠觀壯闊山海,是最美的朝聖路徑,卻總讓我的心神遨遊在外,久久不肯歸回。 第三條路,是我最常走的路。狹窄的真理街三巷,只容納得下一台小客車的寬度,少有人車經過。從巷頭到巷尾,即使刻意放慢步伐,五分鐘就走完,卻足足讓我思緒百轉千迴。 巷口的外僑墓園,當地人稱紅毛墓,總是花木扶疏,不論世事多少紛擾,皆與之無關。往前走幾步,校園的圍牆內,週間充滿學童的活潑喧鬧,假日與夜晚則寂靜無聲。 小巷的另一旁,有低矮的平房,也有四五層高的公寓,從門窗看過去,屋裡人或看電視或吃飯或說話,看似平凡,卻和這世上大多數人過一樣的生活,而生命豈不常常是每天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所累積而成。 那我呢?會不會就迷失在每天的日常生活裡,那些不做不行的事、非趕不可的行程,而忘了舉目向天,問問上帝:到底要我做什麼? 每回走在真理街三巷,每次問同樣問題,而答案似乎就在小徑盡頭,那豁然開朗的山色與河景裡。如果這一生,我不斷追問,而答案也許會在我最不期待的時刻出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