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涯 探 索 絕 非 一 蹴 可 幾

 幫助孩子及早看到分數背後有沒有自己

彭菊仙(資深媒體人、親子作家)

 

    因為最終都得面對升學,於是不少父母相當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這當然無可厚非,然而,若只一昧地將關心重點放在追求成績,而不去觀察孩子的性向與興趣,則很可能讓生命經驗有限的孩子因「單一而表象的分數」而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

    不少孩子誤以為「追到高分」就代表「學習成功」,最後淪為只為「成績」而唸書,卻甚少去思考到底是為了什麼目標而去爭取好成績。

    於是,有每天都在補習、撥不出時間運動的孩子,告訴我他矛盾的人生目標,竟然是「當NBA隊   員」;名列前茅的孩子,跟我分享他發憤用功的動機乃在於得到I phone;一位媽媽失望的詢問我,為何他的孩子上大學之後流連線上打電動?是孩子「所選非所愛」?

分數背後,孩子到底有沒有「自己」

    以上在在反映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探索自己的機會,更遑論對未來生涯進行初探。這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新聞會出現這樣的標題:「30歲的大人,還在問:『我該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動用社會資源的博士最後選擇賣雞排。

    生涯的探索,不是「選大學時」再說,更不是「上了大學之後」再分流,更難是「大學畢業之後」再去面對!因為關於「生涯探索」,從天馬行空的「幻想」,到「產生興趣」,到操練琢磨,再到發展成「特定能力」,最後構成一種具體的「職能」,絕非一蹴可幾;而是從兒童期開始,就得一點一滴感受、醞釀、發展、調整、精進,然後不斷地經歷「苦盡甘來」才能達到!

    因此,父母在分分計較的同時,更應該思考的是:分數背後,孩子到底有沒有「自己」!

    而另一方面,成績落後的孩子,也有可能在慘不忍睹的分數中否定自我,終至提不起勁去深探「全面性的自己」。

生涯探索包含知己與知彼

「生涯探索」包含兩部分,第一是「知己」: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夢想與價值觀;第二部分是「知彼」:了解真實世界裡各種工作的性質、要求、困難、報酬與發展。然後將兩者完美的結合,也就是將「自己的能力」對準「外在世界的真實職業」。

   只要認真的陪伴與觀察,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孩子空閒時最喜歡做的事情、最熱衷的話題、最樂此不疲追求的資訊,甚至得知孩子最喜歡的科目,這些讓我們很容易窺知孩子的性向分布。吳季剛曾說:「在我知道自己是誰以前,我的家人就知道我是誰了。」這正是因為他有個深深知道他並支持他的母親。

    此外,透過在學校所做的「人格與職業性向分析」,我們也能得到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這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彈藥庫、愛心顧問、牽引者

    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父母也是「彈藥庫」、「愛心顧問」,必須為孩子提供資源與支援;父母更是「牽引者」,必須要想方設法督促、鼓勵、協助孩子,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裡,不斷克服難關、不斷的精進,讓他們有機會深度而有效的開發自己。

    然而,即便父母能夠引導孩子「知己」,但是否都能做到「尊重」與「放手」?不少父母跟我說:「興趣不能當飯吃!」,於是百般阻撓孩子選擇「錢」途不佳的領域。

    感興趣的領域,若能苦心磨練,當然就能發展成一種「職能」;但若抱著平常心,也能發展成人生中的休閒平衡力量。

    新世代對於職涯的選擇著重於「滿足自我理想」,他們的自我意識強烈,愈是受到阻撓,就愈要奮勇前行,個性強烈的孩子甚至不惜和父母撕破臉!父母不妨先抱著同理心,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但要提供實際的例子供他們參酌利弊得失。若是孩子仍不改初衷,則要樂觀以對,引導他們去設定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一路上給予支持、鼓勵與祝福!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