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瞭望台】
黃夏成:長壽是祝福還是咒詛?
>黃夏成 佳音電台「發光的職場達人」節目主持人、靈活生命教練心房-企畫培訓師/生涯發展/父母教練/在家教育
人生原本苦短,若是沒有預備好,很可能要落入「人生苦長」了。
近年WTO最新研究報告新年齡劃分的段落:0-17歲為未成年、18-65歲為青年人、66-79歲為中年人、80-99歲為老年人、100歲以上為長壽。看起來,大多數人變成沒有那麼老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看待和計劃「老去」這條必經之路。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報告:1840年之後,每過10年,人類平均壽命就延長二至三歲。
因此,以下有50%的人可活的壽命長度:1957年出生(現年60歲) 可活到89-94歲,1967年出生(現年50歲)可活到92-96歲,1977年出生(現年40歲)可活到95-98歲,1987年出生(現年30歲)可活到98-100歲,1997年出生(現年20歲)可活到100-102歲,2007年出生(現年10歲)可活到102-104歲。
你預備好過百歲人生嗎?
當退休後的餘命還有20-35年時,你該如何規劃你的生涯?當轉職或過渡期成為人生常態時,你要如何去面對?當智能機器人正在取代30%的人力時,你要如何去應對?
三階段人生該退休了
1889年普魯士王國的首相俾斯麥為了統一王國而設計了70歲的退休制度,以及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
1916年,德國重新修訂65歲為退休年齡,因此,全世界現有的退休制度不過只有100年歷史。
這個退休制度影響過去百年的人類按三階段方式過一生,即讀書、工作和退休,但是,在邁向百歲人生的21世紀已經不敷使用了。
台灣人平均壽命已達82歲,退休後餘命約17年,首先在退休後生活費將面臨衝擊。
根據管理趨勢大師林達. 葛瑞騰的研究指出,人類平均餘命首度增加的原因是嬰兒死亡率下降,其次是提高中老年慢性病救活的可能性,然後是現今老年疾病及老化獲得控制。
當然,公共衛生、健康教育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促進長壽的可能性。
多階段循環人生來臨
在林達. 葛瑞騰的研究顯示,延長的人生將出現許多新的現象,致使我們不得不用新的眼光和方式規劃人生。以下是我們要重新思考的情境:
■前後新的人生階段
二十世紀的中葉後,人類社會出現兩種新型的生命期程,一是青少年,另一種是退休階段。
青少年即代表我們的密集學習階段延長,大約從18-28歲仍然是單純的學生身份;而65歲退休後依然生龍活虎,卻可能沒有機會貢獻一生所積累的歷練,同時經濟需求將會是一份重擔。
■換職與過渡期成為常態
由於科技和經營型態的變化速率加劇,許多企業也必須加快轉型和變革的間距,而造成職場上很多人無法適應或不能勝任而離職。在這種變遷交替過程中,就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態,可能待業、倦勤或投入學習的過渡期。我們正式進入NBA式人生,至少有四節的場次,有三次中場休息或加油時段。
■新型態工作登場
1990年代針對知識半衰期統計的結果是,如果你學的是工程學識,半衰期是5年;社會學科方面,半衰期是10年;人文方面有15年。但是到了2000年時,半衰期分別剩下2年、5年和8年。其中還有一些知識衰解時間更快,例如半導體和手機通訊領域,半衰期只有三個月。因此,你一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除了要不斷更新外,很可能還要轉換不同型態工作。
■多重世代相處
2016年台灣的職場已經進入五代同堂,最年長的退不下來,中世代的又升不上去,同時產生觀念和溝通上的隔閡;或是少將帶老臣的局面,形成組織運作上的一大挑戰。
家庭與工作關係的轉變。由於需要延長工作年限,要投入更大量心力和時間在工作上,所以婚姻與家庭的功能就產生異變。
■重新思考
最終,面臨百歲人生,雖然財務是一個最先被考量的課題,也的確十分重要,但是,更要提前去思考「我是誰」,才能有效的從長計議。我要如何活出百歲人生,用什麼態度和價值觀活著,才是成為祝福的關鍵要訣。
黃夏成主持的「成為發光的職場達人」節目,每週四08:05-09: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