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浩瀚與謙卑 音樂客旅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一七九七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郊區的李希塔爾,他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教師。舒伯特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音樂,從小就接受父兄的音樂啟蒙。到了他九歲的時候,樂器演奏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父兄,所以舒伯特的父親邀請教堂合唱指揮家霍爾采來指導舒伯特。十一歲時舒伯特進入了康維特音樂學院就讀,從此舒伯特便開始嘗試作曲,只要他靈感一來,樂思就源源不斷。 一八一五年是舒伯特創作最豐富的一年,光是藝術歌曲,就寫了一百四十多首,其中包括了不朽的名曲,如「野玫瑰」、「魔王」等。舒伯特所寫的藝術歌曲中,除了以哥德和席勒等名詩人的詩作為歌詞外,也採用了一些比較鮮為人知的詩人作品來譜曲,使得那些原已被後人遺忘的詩人,卻因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而流傳於世。舒伯特在最後幾年的生命中,寫下了不少傳世不朽的曲子,其中包括了第九號交響曲、「死與少女」弦樂四重奏、「樂興之時」鋼琴曲、「F小調幻想曲」、連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等不朽的傑作。 【舒伯特的聖樂作品】 在音樂史上,舒伯特是否也像巴赫、韓德爾、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甚至布拉姆斯一般,在教會音樂的領域中寫下璀璨的一頁呢?實際作品說明他雖未能以一首令人強烈感動的宗教音樂作品傳世,但終其一生所寫作的教會音樂卻是獨特而優美。尤其是最主要的六首拉丁文彌撒曲,在教會音樂史上足可記下重要一筆。 1814年舒伯特為列支敦教堂百年慶而作的慶典彌撒曲,這首F大調彌撒也是他首次呈現在公開場合的作品。 |
此曲大獲成功之後,在接下來的十四年中,舒伯特又創作了五首同質作品,其中又以降A大調第五號彌撒曲、與降E大調第六號彌撒曲最為著名。降A大調第五號彌撒曲是舒伯特自稱寫得最好的一部彌撒曲,特別具有一份謙卑憐恤、純樸真誠的音樂氛圍。第五號彌撒曲中,慈悲經寫得十分低調、虔誠與順服,榮耀經爆發出白熱化的敬拜與音樂的歡騰,信經有寬廣變化的合唱呈現,聖哉經流露堅定嚴肅的氣質,降福經將獨唱與合唱交替融入,羔羊經鋪陳出感人至深的旋律,敬拜為愛犧牲的神羔羊。 相對的,透過婚姻、依親、經商(外商公司)等不同途徑來臺的大陸人士雖然為數不多,但也逐漸成為融入臺灣社會的新移民。目前每年前往世界各地旅遊訪問的大陸人士已多達四、五千萬,他們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不得不重視的主要觀光客來源之一。 以臺灣觀光旅遊資源之豐富、自然景觀之美、人文社會和精緻文化的極大發展潛能,對大陸觀光客充滿著血緣、文化、歷史、自由民主等多樣因素的強烈吸引力。 兩岸開放直航之後,大陸沿海主要城市飛來臺灣的航程約在一小時至四小時之間,也就是兩岸一日生活圈的概念逐漸形成。隨著週末包機直航的啟動,將來大陸旅客來臺總量,可從初期每年一百萬上看到兩千萬人次以上。 【舒伯特的偉大交響曲】 舒伯特前六首交響曲形式是古典的,受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的影響很大,在配器上也多有倣效;到了第八、第九號交響曲時卻有了浪漫的情韻,獨特的配器風格突然成熟,溫暖而多彩的配色令人難忘。對於舒伯特的第九號交響曲,舒曼曾經讚嘆說:「這是一首通往天國的交響曲,洋溢著美麗浪漫的精神,不熟悉這首交響曲的人等於不明白舒伯特的真正面目。」 舒伯特的第九號交響曲,又名偉大交響曲。舒伯特在音樂中全然釋放他的熱情,他全神貫注心嚮往之的生命境界,是最深刻的心靈告白。舒伯特以謙卑的心頌揚造物主的偉大。聆聽此曲令人想起唐朝詩人陳子昂的詩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然而舒伯特的樂境,勾勒出蒼茫中的偉大,更勝過陳子昂詩境裡,蒼茫中的悲涼。因著確信有一位偉大的造物主,人生客旅不再踽踽獨行,乃是載欣載奔,在音樂中渾然忘我,進入偉大的蒼茫。當與真正的偉大相遇,那是生命的狂喜,音樂的狂喜。且讓我們隨著舒伯特的音樂,進入偉大的浩瀚與謙卑中。 而在觀光旅遊之後的下一步發展,必然是置產、經商、求學及更多更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所以兩岸交流下一個二十年,如能維持穩定的和平互助繁榮前提,開放陸客來臺觀光的起步,將不只是一年百億元的消費,應可擴張到臺灣服務產業與城鄉發展產值逾兆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