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水故事

發現

道將圳

的生命力

應靜怡(佳音電台「聽台灣水故事」製作主持、留美環工碩士、

資深媒體人)

 

歷史中的故事

道將圳,名字頗有氣勢,是「道爺圳」與「將軍圳」的合併名稱,三百年的悠久歷史,堪稱嘉義母親河。

除了名稱響亮,它的來頭也不小,早先於康熙二十六年(西元1687年),由靖海將軍施琅在今日的嘉義縣水上鄉興築水利設施,引入八掌溪水,計畫灌溉當地大約四百六十甲的土地。

那時這一水利設施並沒有特別為它來命名,沒想到後來它竟被桀驁不馴的八掌溪沖毀。當地人理解它的重要,就自行出錢出力重修,同時他們也感念先人,紀念他們建造水圳之恩惠,就將它命名為「將軍圳」,這個將軍兩字,紀念的就是施琅。如今本圳分佈在嘉義郡嘉義街下路頭與道爺圳分歧,經嘉義街車店、水上庄湖子內、崎子頭、柳子林,全長30.7公里,寬2.7公尺至0.9公尺。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西元1695年),當地士紳等人再次出資,更多利用八掌溪水,在今日的嘉義市及嘉義縣水上鄉附近興築「道爺圳」,如今本圳分佈槺榔西堡(嘉義郡)嘉義街山子頂、下路頭、車店、劉厝、水上庄下寮、巷口、大堀尾、大崙,全長67.6公里,寬3.61.5公尺。

當年,道爺圳渠道範圍包含了原本將軍圳的系統,於是兩圳系統合一,成為道將圳,主幹線及支線總長共約230公里,可算是清治時期台灣最早開鑿水圳,長度僅次於八堡圳。

道將圳,道爺圳與將軍圳的合一,造就了後來全區的興旺發展。

 

超乎所求的貢獻

起初,道將圳只被賦予灌溉功能,主要是為了民生,然而,因著二、三千甲、廣大灌溉面積皆得到水源,三百多年來盡責的灌溉著古諸羅農田,使得當地先民得以發展民生與人文,而水圳與鄉土建立了緊密的臍帶關係,成為地區生根與發展的活水源頭,不但造就了更加穩定的魚米生活,也意外豐富了當地的人文景緻,在先民歷史中,編織了一篇又一篇美麗的水故事,值得後代細細思量與探究。

受傷的嗚咽圳水

道將圳自始被定義的主要功能就是灌溉,但是引進的水源卻有養殖及造紙、製旗…等等工業廢水的污染,裡面不但有大量的有機物、化學廢料、重金屬,更有揮發有機物彌漫空中,也含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剩餘用藥(環境苛爾蒙),對整個河圳及週邊環境產生莫大的影響。可以想像這樣的灌溉水源,直接或間接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近日也發現並了解到人為排放的高溫廢水,排入河川之後,不但不利水中原本動植物的生存,也因為提高了河水的溫度,而減少溶氧量。更嚴重的是增長了細菌的活動力,加速水中一些化學有機反應,消耗大量溶氧,同時產生更多的臭味,影響水質(甚至是飲水)與週邊空氣品質。圳水嗚咽了許久,期待人們的良知。

 

重現藍帶的曙光

近年來,地方人士也有了共識,願意盡力恢復河圳,並且進一步建議,除了灌溉防洪功能外,希望能恢復具歷史文化價質水圳的光榮,推動嘉義縣市藍帶,營造永續生態經營,建立觀光休閒和運動步道,增加市民休憩好去處,期待能帶動觀光產業、流域景觀、周邊招商、增設觀光工廠,促使地方繁榮,再現水圳的生命與風華。

其中仍存一線希望的是,導水隧道入口之處,隧道內的渠水依然終年清澈見底,常見溪鰻、魚蝦、蜆的蹤跡。這對極力恢復河川生態的台灣而言,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只希望國人一起愛惜保護,不要讓部份尋密捕釣的遊客無良破壞了。

造圳、養圳雖然費心費力,但也是為了造就地方、養出健康身體,所以輕忽不得。生態鏈似一個循環,怎麼栽、怎麼收,所以留心自己所拋出的因,就能歡心收成所結的果。

道將圳,三百年來看盡一代一代輪替,水圳映照出的是人心的狀態,衷心期望水圳中川流的是潔淨閃亮的祝福。

資料來源:TIIWE國際水利環境學院

 

本文整理自游進裕、應靜怡主持,每週六0905-1000播出的「聽台灣水故事」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