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以色列專題

 

百聞不如一見

 

>慕真 作者為九月以色列之旅團員,佳音電台前同工

 

過去讀《聖經》時,總是存著許多的疑問,譬如:施洗約翰真的是吃「蝗蟲」嗎?那四位朋友怎麼能把房頂拆掉,將他們癱子朋友垂到室內。皂莢木長得什麼樣子?埋葬耶穌的空墳墓還在嗎?……這許多的疑問,隨著我踏進以色列,在導遊利百加老師的解說,才一一解開。

聖地之旅解開疑惑

行程中安排參觀仿造耶穌時代的村民生活的「拿撒勒村博物館」,展示耶穌時代居住的房舍、服裝與飲食。導遊指著桌上一盤褐色豆莢,說明這就是施洗約翰吃的「蝗蟲」(角豆莢)。上網查資料得知,角豆莢是地中海常見的食物,看起來很像蝗蟲,《聖經》描述施洗約翰在曠野時是吃蝗蟲野蜜,其中一個意思就是指角豆樹的豆莢果實,因為角豆樹豆莢長得很像蝗蟲。過去讀這段經文的疑惑突然被解開。

導覽人員指著頭上的屋頂說明,當時屋頂的建材是由輕木搭成橫樑,再在上面加上排列整齊的細竹、最上面覆蓋泥土和稻草搭建而成。許多人頓時明白馬可福音二章一至十二節提到,有四個人為了讓他們的癱子朋友能夠被耶穌醫治,而把「把屋頂拆掉」,把他們的朋友連鎖躺臥的褥子從屋頂垂下來,這事是可能的。

猶大曠野體會死蔭幽谷

坐車來到發現死海古卷的昆蘭,這兒是一片黃澄澄的沙漠,那天實在太熱了,汗如雨滴流下。我們一面在烈日下行走,一面聽著解說:「《聖經》提到的死蔭幽谷,不是陰森森的黑暗小徑,而是乾旱炎熱的猶大沙漠(曠野)……。」

放眼望去,猶大曠野天乾物燥,幾乎沒有水泉或綠洲,人煙稀少。也因為如此,死海古卷才得以在山洞保存上千年。曠野地讓我體會水對人是何等的重要,除了飲用水,生命的活水才真正能讓我們的生命不再渴。

耶穌曾對一位在井邊跟祂談話的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詩人大衛曾如此說:「神啊!祢是我的神,我要切切的尋求祢,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祢,我心切慕祢!」

讀聖經由平面成為立體

此趟聖地之旅走訪三十幾個景點幾乎都與《聖經》提到的重要事件、地名及耶穌的行蹤,譬如:客西馬尼園、苦路十四站、加利利湖、迦拿婚宴地點等,讓我們親眼看見、親自走在耶穌走過的路上,思想主耶穌的愛,再次拿起《聖經》閱讀時,彷彿看到自己正走在耶路撒冷的路上,《聖經》人物和地理環境頓時變得鮮活起來。

 

邀請您一同參加2020年5月11日-5月20日「佳音以色列聖地之旅」,詳情請上佳音電台網站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605777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