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庭

 

面對失智,『愛』是唯一解答


徐文俊醫師談失智症



早前,人類平均壽命不如現今世代高齡,但如今高齡卻衍生出種種疾病困擾著我們。其中,失智症更成為近20年來在世界上相當關注的病症。因此談起失智症,人人都害怕自己成為失智症患者。雖然失智症聽起來彷彿是我們生命的傷損,但徐文俊醫師卻認為因著上帝的愛與眼光,要告訴您失智症並不可怕,因為它也許就是上帝帶領你重新經歷神的愛之契機。

 

走上失智醫療之路

徐文俊醫師是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也是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大學四年級,徐醫師開始對認知科學產生興趣,好奇人的思考能力,因此於就讀醫學系的他便決定走向神經科學專業,探索腦部科學的奧秘。在畢業以後,又因對電腦工程充滿好奇心,毅然決然地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雙碩士,並以研究腦中風為專題研究項目。過程中,神很奇妙地帶領他去開失智門診,於是徐醫師又回到聖保祿醫院擔任神經內科主任並開始臨床看診。

由於失智症患者主要是因為腦部疾病,導致認知功能出現狀況。發病初期,患者往往尚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認知缺陷,若等到家人發現時或許已經病態嚴重。徐醫師遺憾地指出,門診時發現到很多患者起初當他們覺得自己有問題時,家人因為沒有病識感而不以為然導致錯失了最佳治療期。所以若本人能夠察覺自己的困難,而家人可透過關心、觀察了解認知障礙的過程,患者和家人便能更全面地面對接下來的治療路程。

失智症對於患者來說必須面對疾病帶來身體、心靈的困難,但患者家人則必須承擔一份極為沉重的責任與辛酸。所以,徐醫師認為『照顧者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臂膀來擁抱患者』,所以帶著這份感動,毅然決然成為照顧者最溫暖的後盾。

 

神對他專業的呼召

徐醫師把建立失智症中心的感動向教會分享,並聯合會友一同推動失智症事工服事。後來,徐醫師也回到長庚醫院推動失智症中心,在這過程中他慢慢地看見「靈性治療」的重要性。在一次禱告會中,所有的服事同工都有感動,認為失智推動需要以教會出發,因為教會是關懷人的起點。同時失智也是一個家庭事工,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上都需要去了解的議題。於是,徐醫師和許多弟兄姐妹連結,決定到全台灣各教會去宣導失智症問題。

徐醫師透露,宣導失智症並不是為要教會建立一個日照中心來照顧長輩。而是透過小組分享,知道哪些弟兄姐妹照顧得很辛苦,並在牧養的過程中,嘗試去發現照顧失智家庭的困難,藉著關懷和幫助讓失智者家庭從中在照顧上變得更為輕省。

然而在推動失智事工的開始,徐醫師和團隊被拒絕的比例超級高。但團隊成員們依舊沒有放棄,一步步靠著神的帶領戰勝很多困難,並於2019年成立了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從一開始被拒絕、團隊失去方向,到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多教會認同。

此外,基金會也成立了幫助患者家庭的甘泉咖啡坊和病患的葡萄園地。以上皆為支持團體,讓有負擔的教會弟兄姐妹前來帶領,透過團契經營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在面對失智症的過程中得到盼望和支持。徐醫師堅信,這一切的成立乃是上帝的帶領,因為不是他們原先所預想和原先有能力去完成的。

 

徐文俊的詩歌

長時間的醫院工作,令徐醫師在服事上遭逢很多挑戰。對於服事,也僅能用空閒或家庭時間。徐醫師表示自己亦看重家庭服事,但更感謝太太與家人的支持和奉獻,讓他在百忙之中仍有投入事奉的機會。在教會,徐醫師是詩班事工。每次的詩班服事,當他開口頌讚神的作為,對他而言也是一次被服事的機會。詩班服事能讓他暫時卸下『徐醫師』的重擔,無論是被神的話語給激勵、被牧師和弟兄姐妹的祝福禱告給感動,都能使他心靈得到安慰和更新。

一首首鼓勵、安慰、感恩的詩歌,一次次的詩班獻唱事奉,徐醫師都能感受到神要透過詩班的聲音把祂的愛給傳遞出去。對於徐醫師而言,這個過程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許多餵養。此外,詩歌對他而言是信仰裡極為美好的見證,特別是唱著幾千年前的古典詩歌時,可以感受到那是一個跨時代和跨地域,並且與神同行的美好敬拜,從中更加明白永生神的美善。

至於詩班的訓練和服事,對徐醫師來說也是自己忙碌中的運動時刻。無論是丹田用力、音色音準控制等,都需要動用到全身的力量,對其核心肌群訓練有著極大的幫助。不僅如此,詩班的服事往往一站就站45個小時,也是體力的考驗。

同時,徐醫師由衷地感謝詩班的弟兄姐妹提供了他一個美好的團契時光。除了唱歌外,彼此的交通、分享,再到相互的安慰與代禱,成為徐醫師在工作、信仰和家庭的支持。因此,每逢舉例,徐醫師都會用詩班事奉作為案例分享。詩班透過運動、腦動和互動,甚至還有靈性上的『靈動』,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很好的生命修養,足以使人安息,重新得力。

 

面對失智,『愛』是唯一解答

失智症會隨著年紀增長,導致發病率越來越高。65歲以上的年長者有8%會得到失智,但到了80歲以後,有20%的老人便是失智症患者,說明了失智症的患病率越來越普及化。若是對於一組平均年齡介於4060歲的夫婦來說,其雙方的父母4個之中就會有一個患有失智症。由此可見,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遭遇到失智症。

失智症會比癌症病患的照顧更加不易,病人和家人的關係更容易受到改變。徐醫師認為,失智者事工應把把它歸為家庭事工,因為照顧失智者普遍會是病患的兒女,為了照顧長輩照顧者或許需面對很多家庭之間的衝突和掙扎。故在徐醫師眼裡,若要解決失智照顧,我們必須回到家庭單位去把這份關係重建,再藉由神的愛把患者和家人們的眼光重新對焦在神的愛裡頭。

面對失智,『愛』是唯一解答。因為在愛裡沒有懼怕,雖然身患失智症本身是一種遺憾,但卻為失智症家庭重新帶來祝福。失智症的發生讓我們重新認識愛、重新瞭解家人的重要,並且帶領著一個家庭回到合一之中。徐醫師明白照顧失智者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家人才是最好的團隊。即使家人各奔東西,彼此之間也能透過自己的能力在各自的崗位發揮所長,如幫忙網購日常用品,打電話和社服機構聯繫等。透過家人相互合作成為互相照顧的團隊,不只幫助失智者在愛裡找到依靠,兄弟姐妹也能彼此相愛,重新回到愛的祝福當中。

 

恩典依舊:上帝眼中的失智者

徐醫師也分享了瑞智基金會所推出的新書,名為《恩典依舊:上帝眼中的失智者》。書中提及,失智症是一種神學的疾病,書中許多層面談的都是老化和靈性。因此,若我們用這個思維去閱讀這本書,反而會令我們更明白上帝眼中是如何看待失智症,從而戰勝彼此面對失智症的恐懼。

書中幫助我們瞭解失智症所面對的困難,並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人的神學,去看見神對人的創造,讓我們確信一件事「即使在失智狀況,神依舊與我們同在。」

至於針對患者關懷的部分,書中道出失智症家庭可以如何通過陪伴,了解患者的困難,去協助再照顧他們。為此透過靈性角度,讓我們明白上帝的愛與光是如何成為失智照顧者的力量與幫助。

 

等待與祝福

當我們面對挑戰,應當學會忍耐、學會謙卑去領受神的旨意。我們要相信上帝有自己的時刻表,它會在最適當的時機把不同的祝福降臨在你我身上。然而在等待的過程中,願你我都能預備好自己的燈油,以便祝福降臨之際,上帝能親自點亮你的生命,帶領你領受祂賜予你的豐盛恩典和異象。

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各書5:7

 

(本文整理自魏德瑜主持的「佳音會客室」節目內容,每週日22:00-23: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