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庭】編者的話:當人生旅程走了一大半,老年生活是進入旅程的終點,還是另一段新旅程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尊榮長輩,傳承美好?上帝安排我們的一生,當祂讓我們的肉體逐漸衰老,我們如何在祂的美意中,活出自尊與喜樂?本篇文章,希望能讓您我有所啟示!
顧念的藝術
生老病死是人生幾個重要階段,但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完全經歷,而有幸經歷「老年」生活的朋友也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快樂送到家」節目主持人林凱沁老師,這次特別邀訪到大家的老朋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柏宏,一起來談談如何關顧老年人,一起好好的「養老」。
現代和古代對「老」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們通常都認為老年人比較不能夠適應變化,但是我們回頭想想,以前人常常會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若有長者,彷彿就是家中的定海神針,他們見多識廣、豐富的人生經歷,宛如寶貝般珍貴難得。然而當上了年紀,難免會有「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的惋惜,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對老年人是有兩極化的評價。讓我們由古探今慢慢解開老年的面紗。
古今博通知年長
一般我們界定年老這件事,最常用的標準是年歲,也就是從生理的條件方面來看,在現代我們一般稱呼老者為「老人家」,但是在古代,針對年歲不同的老人家,或是有非常細緻的分別。60歲的老人家,在古代被稱為「耆」,為什麼會被如此稱呼呢?因為到達60歲,已經不用再付出勞力,可「指」使晚輩來完成,耆這個字就是「指」的意思。也就是說活到60歲,古人已經發現生理上和年輕時相比,已經有了不同。
而70歲在古時候稱之為「耄」,耄的意思指的是頭髮白,頭髮有些紛亂。80歲稱之為「耋」,指的是皮膚開始變黑,所以耄耋之年,指的是70多歲到80多歲時,不只體力連外觀都能看出變化。90歲時,在古代稱之為「鮐背之年」,鮐是一種貌似青花魚的魚種,指的是背部已經開始有一些紋路了,同樣的「黃耇」、「凍梨」、「齯齒」,也都是將老年人的外貌變化做出非常細微的描述。
從60歲開始每10年分一個階層,來描述「老」這件事,這種細緻的語言現象,代表我們對於「老年」的重視。好比我們稱呼「雪」就是「雪」,但是雪影響生活在極地的愛斯基摩人甚深,因此他們對於「雪」的分類有二十多種,詞彙的多元也顯示出傳統文化對於「老」的重視,又好比古代的分類中,亦使用不同的詞彙來表達國家對老人的尊崇:「國老」、「庶老」、「死政之老」,這三種老人為文化的傳承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古時候重視「養老」,是希望除了「養」之外,更要「尊榮」!老人在古代就是代表著歷史經驗的傳承以及文化的延續。
除了中國,西方也對老人有相當的尊敬,例如聖經詩篇所記載「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71:18)」所以老年人並不是不中用,反而是有非常大的功用!因此老年人千萬不能自暴自棄,因為照聖經的教導,老人是要見證神的大能、是要傳承民族的經驗,不管是在東方或是西方,老人家都是「國寶」。
以古鑑今論養老
在現代的文化中,如何敬養老人呢?老年是一種負擔;老年等於沒有能力……這種文化的自我暗示,不但影響著老人,也影響著應當奉養他們的年輕人。在此以古為鏡,年輕人皆可以做到的例如陪伴、不令老人單獨行走或單獨飲食,除了可以避免老人獨居時的危險,凡事子女能夠親力親為,所能給的照護,也是更加倍的,因此才能做到所謂承歡膝下,表達我們的敬意與心意,使老年人能安全、安樂和安頓。
古時候在春季與秋季也有舉行所謂的「養老禮」,便有相同的涵義。養老禮是在學校中舉行,為了突顯傳承的精神與尊崇。行禮時天子更要親自上菜服侍老人家。養老並不只是物質上的奉養,在古代還有積極的意義,那就是達到「乞言」的目的,讓老人家開心的說出肺腑之言,使下一代得到上一代的智慧,充分運用代代相傳的智慧,對長輩「乞言求教」。
現在社會以及教會也應該以古鑑今,參考古代「養老禮」和「乞言求教」的精神,看重老人家的智慧,正如約伯記中說到:「我說,年老的當先說話;壽高的當以智慧教訓人。(32:7)」所以我們在教會之中,也應當看重老一輩的教友,他們的價值往往超乎我們預期,不可輕易忽略。
在古書之中,不只記載有老年人該如何被奉養,更記載了如何養生(包含養身、養性)。吃的好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吃生冷的東西,也不要過飽,更不能受餓。孔夫子也提醒長輩們,面對身心力量逐漸衰弱產生的失落與焦慮感,應當學習節制規律,因此當「戒之在得」。
修身養性論老齡
老年是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當然我們有許多壯志未酬,但是已經力不從心,老年人常常擺盪在發想與失落之中,導致於年長者會喜怒不定,因此在看護年長者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是需要被關注的。老年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功課,成長是連續的,時間更是一個不可切斷的流體,不管從古至今,所有的人都必須要面對年歲漸長的問題。
正因為年長者常常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古時候提出「色養」的概念,做晚輩的要和顏悅色,順應長輩的情緒起伏,所以我們說「孝順」,孝是外在的行為,順則是內在的陪伴關懷。老年人也必須要意識到自己情緒的波動,才能夠做到所謂的修身「養性」。所以我們在顧念長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一、情緒的看顧;二、親友關注;三、滿足嗜好。
至於在準備自己迎接長者年代的來臨時,我們期望自己能做到「養心如魚,養性如畬」,一方面讓自己的心性有如水中金魚自由自在,一方面又想自己站在田中(余立田中),培養自己的性情如同插秧一般規律有度,它不是一蹴可及,性情是必須被陶冶、被鑄成的。所以從中年開始,我們就應當為自己的老年付出努力,才能在年長之時,以從容的態度來面對。
而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如何把目光聚焦於上帝身上,這是最重要的事。這樣子我們才能獲得平安並超越身體的衰老。
養兒防老這件事情其實也是無可厚非,因為從古時候到現今,單從飲食這方面來看,最了解父母飲食的是子女,最熟悉父母作息與習慣的,也還是子女。但是這樣很容易變成一個封閉的循環,現代人追求個體的獨立,這時養兒防老這件事,就和當今的價值產生衝突。唯一的突破點是我們要從「事奉扶養」的觀念轉入「輔助自主」,任何一個陪伴者,都不應該去介入另一個生命,即便那是父母的生命。
窺見上主真美意
我們當看重上帝對每一個生命都有規劃,不應該過度干預,只能學習從旁輔助,從而達到積極老化的目的。積極老化可以分成三方面來說:第一,避免疾病;第二,維持生理功能(ex:人際關係、社會服務);第三,提高生活參與,包括有維繫人際關係、參與社會服務、提供靈性的支持,去探究生命的邊疆。唯有如此才能在生命中彼此造就,做到禮運大同篇中所謂的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現代社會中,有許多社會機構,能幫助我們的年長者維持人際關係,在古代例如農村,或是近代的眷村,和現在常見的長青村(養老村),它可以成為一種互助的養老系統,彼此因為熟識,形成一種鄰舍的關係,彼此互相幫助,這樣不但可以維持人際互動,又可以找到生活重心,付出勞力從事公益活動,實踐互助養老的概念。
任何人都是需要被珍惜被重視的,長者也是如此,因此如何在照顧中同時尊重長者的自主性,實為不易,其中所拿捏的分寸就是一種藝術。
在哥林多後書中說到:「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5:1)」我們的肉體就是地上的帳篷,會隨著日月衰殘,但是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千萬不要陷入一種對歲月無情的傷感中,因為肉體的衰敗是神所設計好的,面對逐漸老去的歲月,我們更須將目光定睛在神身上,讓神來掌權,求神給我們力量去經歷這一切。別忘了,我們都是神的孩子,一切都有神的美意。
(整理:雲陽。本文整理自林凱沁主持的「快樂送到家」節目內容,每週二17:00-18:00播出,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