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一個用鏡頭說故事分享夢想的男人
專訪魏德聖導演

 

魏德聖導演自電影「海角七號」一戰成名,後續雖陸續透過其他作品,如「賽德克巴萊」依舊獲得許多掌聲,但是一路走來卻也不能說是一帆風順,但或許也因此,他一直未忘初衷。

去年年底魏導推出自編自導的電影 「BIG」,也透過這部新作,讓我們有機會透過越洋通訊專訪、並更貼身的認識這位用鏡頭說故事、分享不平凡夢想的平凡人,魏德聖。

魏德聖導演接受佳音電台「天使不打烊」主持人溫小平女士的專訪,是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當時魏導正帶著新電影「BIG」在北美參加北美台灣電影巡迴展,在將近30座城市作巡迴,也因此在北美得到相當大的反響,獲得許多好評。

一部快「斷氣」的電影,靠包場續命

事實上,「BIG」在去年12月就推出了,按照魏導過去每部電影賣座情況應該是反映極佳,但12月份卻是靜悄悄的上映,後續若非透過包場(訪問當時包場已經超過1000場次,到四月也是檔期排滿),魏導笑稱,當時可能撐不過兩週就要慘遭下檔。

分析這次電影一開始賣座不佳的原因,魏導笑著認為自己太過自信是主要問題。因著太過自信,當初認為這部電影靠口碑就夠了,進而輕忽了與媒體合作這一塊。再加上現在是新媒體時代,很多宣傳廣告合作,不能再單靠電視媒體,社群與自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覷,這樣的結果也導致電影在行銷上帶來很大的挫折感,魏導冷靜的分析著。

再加上,當初發行公司決定提前於12月1號上檔,準備過於倉促;同時自己又低估了去年金馬60的效應,搶去了很多媒體的焦點,即使當時要找媒體參加特映會也幾乎邀請不到。

而魏導認為另一個影響票房的因素在於「BIG」的主軸在兒童癌症病房,雖然他自認為自己已經用一種很歡樂的方式在包裝這個沉重的主題,但對於大眾而言,兒童癌症病房仍是一個沉重悲傷、甚至被冠上說教八股的電影。魏導認為這讓「BIG」蒙受不白之冤,有種還沒看過就被判死刑的感覺。

直到有些老師與家長看過電影後,發現這部電影跟當初預期有很大的落差,笑中帶淚的感動,觸發了包場效應,而且每包一場,其中可能就又有兩三個人繼續包場,以致開始擴散,直到二月底為止已經超過一千場。

魏導笑著說,一開始他本來預期「BIG」的壽命頂多維持兩週,甚至可能撐不到聖誕節就要下檔了,沒想到一路撐到現在還在上映。甚至在4月4日兒童節檔期要重新擴大上映,他衷心感謝一部大家,讓快要斷氣的電影透過包場又讓它續命到現在。

那麼「BIG」倒底在說什麼故事呢?

「BIG」是一部以兒童癌症為主軸的電影,雖然題材沉重,但是魏導企盼透過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一群病童以童言童語的方式來討論嚴肅的生命課題。

「BIG」不僅是由魏導執導,也是由他自己編寫劇本,而這部劇本也是在魏導的低潮期所完成的,某方面來說,或許魏導也透過編寫「BIG」的劇本過程中,從低潮裡獲得救贖的力量。

當時魏導一心想籌拍台灣三部曲,但因著疫情與資金的問題,導致進度窒礙難行,後續雖然重新組織團隊將台灣三部曲改編成動畫電影,但這一來,自己的時間反而就變多了,所以有了趁空將擱置許久的故事完成的想法。也就這樣,魏導每天早上開始一點一滴將這個故事寫出來。

在撰寫「BIG」的過程中,魏導形容自己「愈寫愈快樂,雖然還是會有令人落淚的悲傷之處,但是在童言童語的部分,自己卻愈寫愈得心應手」,如同跑馬拉松的過程,一開始跑得很辛苦,但後來彷彿是雙腳帶著你跑,你雖知道終點在哪裡,但是那過程就是一股意念帶著你不斷往前走,那些原來心中壓抑的負能量,也變成一種推力,讓自己跑起來更加帶力!

任誰在追隨夢想的過程中,若受到打擊都難免失落,但是魏導的堅韌沒有容許自己留在低谷中,他將這樣的歷程化成力量,透過創作「BIG」,彷彿也讓自己再次受到洗滌,一步一步地走出這段低落的時光,更進一步成就了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

或許就像魏導當初將「BIG」定義為 Being is Gift (生命就是一份禮物),這是一個你我都經歷過的蛻變,所以說出來的故事就更加動人、更加地有說服力。

BIG不只是一部兒童電影

雖然市場將「BIG」設定為兒童電影,但是對於魏導而言,他有更大的企圖心。

他表示:『孩子當然是我這部電影的首要目標,我希望孩子能看得下去。因為如果孩子看得下去,大人一定也看得下去。我自己是這麼想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當初魏導預設的受眾是國小的孩子們,但是電影放映時,沒想到竟然連連2-5歲幼兒園的小朋友在戲院也能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還有很多家長也表示這是他們孩子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這不僅又成就了另一項里程碑,也給喜歡孩子的魏導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話鋒一轉,魏導也感慨目前的學青、社青因為習慣了好萊塢式的聲光效果,反而忽略這類討論生命課題的電影,他認為活著,不僅僅為了金錢、名聲與地位,生命是一種更具意義的存在。由於社會結構與價值觀的改變,如今親情與家人的愛,在現今反而成為一種負擔,不再令人能享受其中。魏導期待能透過這部電影,讓更多的大孩子們與他們的父母們能重新認識、好好和解,好好地談情說愛。

信念是奇蹟發生的重要元素

在「BIG」中,動畫比例相較於其他電影是高出許多,這當中其實也蘊藏了魏導的巧思。

他一開始只是單純想迴避掉那些醫療治療的場面所帶來的痛苦與不安,魏導不希望讓看電影的孩子們覺得不舒服或是感到可怕,所以才想透過動畫將治療過程設計成一場動畫片中的戰鬥。

而在孩子的視角中,動畫果真更具想像空間,可以讓抗癌的小病童們顯得勇猛又帥氣,如同真正的生命戰士,而不僅只是一名癌症受害者,也使這些在接受癌症治療的孩子獲得更多的尊重。

對於正在病痛中的兒童癌症患者來說,也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想像自己正是被上帝派出來打仗的戰士,「因為只有我有足夠的能力來對抗它(病魔)」,而這樣的呈現,不僅讓這些孩子更自覺有能力,也改變社會對這群孩子的看法,不再是憐憫而是為他們感到驕傲。

對於基督徒而言,蠻多觀眾也反應很喜歡動畫的部分,感覺像是看到很多小大衛在對抗巨人歌利亞,只是動畫中的歌利亞更為棘手,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會帶來更多視覺上的衝擊感。

在電影中可以看到魏導透過將兒童癌症病房描述成像是兒童遊樂場般,其實也挑戰很多人對兒童癌症病房的一些刻板印象。有人會問兒童癌症病房可以這麼歡樂嗎?

魏導笑了笑表示,這當中自然有自己的浪漫情壞,比如說帶著病童到動物園,的確有過分美化的嫌疑,但若有機會實際走訪兒童癌症病房後,會發現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死氣沉沉。

在這份浪漫情壞下,魏導想表達的是,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想像與享受生命的機會,因為小朋友的世界不應該只是一張病床,即使在病中,他的世界仍擁有機會與其他的生命產生更多交流。不過在電影中一段描述孩子在走廊上飆車的情節,就有護理師表示過去在自己服務過的病房還真的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是一群骨癌截肢的青少年在走廊飆輪椅,當護理人員制止他們時,孩子的反應是:「要不然咧,受傷?我都截肢了,還能傷到哪裡去呢?」當時懟的護理師啞口無言。在這份浪漫的背後,魏導認為信念是奇蹟發生的重要元素。

BIG不只是在談癌症或是健康上的問題,也包括一些存在我們自己心裡的一些難關與關卡。很多人因著戰爭、疾病,或經濟、學業上的壓力,選擇逃避,毀掉自己,或是看見別人努力活得精采而回贈酸言酸語。魏導渴望透過這部電影能讓這些人重新找回自己原本應該有的樣子,特別是為人父母者。因為社會的壓力很多源於父母過分的期待,若是父母們能選擇放飛孩子,只要孩子能成為一個有承擔力、有責任感,有遠見的人,或許這個世界可以更不一樣。

「BIG」的推出剛好在COVID-19的尾聲,也更顯出它值得大家去思考的部分,特別是當我們曾經在共同經歷面對生命如此艱鉅的挑戰,我們的心應該更有免疫力。期待這部電影能透過童言童語觸動我們內心最稚嫩的那塊小角落,或許也會觸發我們有更多不同的想法,甚至,如魏導所說的:「找回我們自己原本該有的樣子!」

 

(整理:喬拾柒。本文整理自溫小平主持的「天使不打烊」節目,每週二至六00:00-01: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