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定表示,人會隨著年齡、視野、成熟而給成功下不同的註解。小時候以為考試滿分、獲得第一名就是成功;但是長大後隨著閱歷漸廣,體會成功不是外在的評價,因為很多功名成就的人一點不覺得自己是成功,甚至在擁有這些之後覺得內心依然空虛,因此他重新下定義,「成功,應該來自對自己內心世界的評價是否滿意,對自己滿意的就是成功」。
適應並抓住機會改變環境
販賣成功故事的俞國定,對自己下了註解「我不是成功的人,最多只稱得上是『有用的人』。」
從小雙親工作,練就他適應環境的能力。身為長子,小學五、六年級時就知道如何買到前往媽媽在台中娘家的車票。火車票買不到就去買加班車,加班車買不到就買公路局金龍號或金馬號票;爸爸無法陪伴時,他就跟著媽媽牽著兩個妹妹去台中。從小俞國定就知道要變成家裡有用的人。
觀察敏銳的俞國定大學學生時代已經做起「大專生成功嶺探親巴士的生意」。三十年前,寒暑假都有上萬大專生在成功嶺受訓,週日是探親日,但當時沒有直達車從台北到台中烏日成功嶺,家屬必須在台中換車或坐平快火車到烏日,非常不便。俞國定觀察這市場的需求,於是每週日舉辦成功嶺探親一日來回活動,早上從台北出發,直達成功嶺後幫家長找子弟會面,一路服務到底。在眾多競爭者之中,每週日出車超過十輛大遊覽車,而當時俞國定才二十歲。
卅歲,俞國定從媒体業轉行証券業,初加入時全台只有十幾家證券商,股市從兩千點一路飆漲到一萬兩千點,他在股市賺的錢超出當時年齡所能承受的,但是心裡卻不快樂,曾經股市跌落谷底回到兩千多點,財富一夕間清空;也曾經千金散去還復來。俞國定每天的生活、情緒隨著股票指數上下浮沉,在機緣下俞國定決定離開當時看起來光鮮亮麗、錦衣玉食的証券業,加入《商業周刊》開啟自己人生另一扇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