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人·生】
彭秀華 兒子,你們真的很棒!
美珍 專訪 / 編輯室 整理
當醫師宣佈小兒子昶閎是自閉和低智商兒時,彭秀華無法接受的問:「為什麼?為什麼?這事會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不服輸的她決定:「我要讓孩子脫離自閉症,我相信靠著家長及孩子的努力,可以走出陰霾。」
晴天闢靂的診斷結果
今年四月六日下午,台北市的中山區有一場鋼琴演奏會,十八歲的哥哥昶惟和十五歲的弟弟昶閎,各有傑出表現。
單親媽媽彭秀華是髮型公司總經理,懷孕過程相當順利,兩個孩子都是超過預產期才催出生來。昶閎三歲時,發現他不太講話,檢查發現是中耳炎影響聽力,又懷疑是自閉兒。
為掛台大兒童心智科門診,以確定兒子的病情,她凌晨四點去排隊拿到第一號。為慎重填寫評量表,她和婆婆、大姑、菲庸等,從早上九點討論到下午兩點半才完成,醫師憑藉這份評量,斷定昶閎是自閉兒且被列為重度智障。
「對孩子有盼望,就會繼續存著盼望向前走。」醫師的診斷,讓秀華的心情跌落谷底,然而發自生命中母愛的光輝,她決定帶著孩子接受治療,陪他長大。
那時候昶閎完全沒有自理生活的能力,綁鞋帶、吃飯、上廁所等等,都要人幫助。她對醫師說:「醫師,請你告訴我,我該做什麼,該學習什麼?我需要改進什麼?」醫師開始給她功課,她也去找相關資料,每週送孩子到醫院上兩次課,又請特教老師來家裡教,相信孩子每週七天付代價學習,一定會有收穫。
接納真相敞開心分享
艱難的時刻才開始,另一波海浪又席捲而來。她發現先生劈腿,經過長談後,決定分開,孩子的監護權歸給先生。為了能探視孩子及讓孩子獲得妥善照顧,她每個月還得負擔家用。離婚後她拼命的工作賺錢,盡量找時間陪孩子,並回到教會尋求天父上帝的幫助。兩年前,才爭取到孩子監護權。
為了讓昶閎接觸人,她常帶他去麥當勞玩。某天,兒子動手搶其他孩子的東西,讓家長很不高興,她過去道歉並說明孩子的情況,才獲得對方諒解,鼓勵自己的孩子跟昶閎玩。
她說:「上帝透過這件事破碎我的面子、我的情緒,要我接納孩子的本相;我允許這事情發生,因為我必須學習面對和解決問題。」
她開始在教會小組中分享孩子的情況,請大家為孩子在每個課程中都能進步禱告。有人問她為什麼敢把孩子的問題大辣辣的說出來?她回答:「因為我希望孩子越來越進步,而且更快速的成長。」原來那人有個自閉症的哥哥,已經45歲,家人不願讓人知道,因此他從未出過門,吃飯還要人餵。
重複學習產生好效果
昶閎進入小學特教班讀書,秀華鼓勵他盡量學習,今年國一的他,已經會彈琴、打鼓、畫畫、騎腳踏車、搭公車或捷運到髮廊找媽媽,還會幫忙家裡和髮廊清潔打掃、疊棉被、倒垃圾、到超商繳費…。
盡量讓他去做他能做的,不放棄任何機會。從學校下課回來,家人就重複的教他,讓他熟悉。學鋼琴也是一樣,每天得重複練習30次才能記住。昶閎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力學習,家長也須耐心的陪伴。
昶閎的抗壓性很高,家人、老師給什麼,他就接受什麼,慢慢就會了。國小畢業時他被學校推薦得到「台北市長獎」。老師通知兒子獲獎消息,她不敢置信,老師一再地說:「真的,真的,你的兒子真的很棒,真的很優秀!」她聽了心裡很安慰,在感恩的淚水中問兒子:「你真的得到台北市長獎?」「對啊!」「你好棒啊!」「對啊,我很棒!」
值得投資的會動資產
小兒子發現狀況時,大兒子昶惟正好六歲,她向大兒子說實情,希望他能幫助弟弟成長,昶惟從此幫著弟弟,陪他彈琴、打鼓、讀英文、說故事。看到所有人的關注焦點都在弟弟身上,他難免以為家人比較喜歡弟弟,姑姑卻說:「我覺得你媽媽很愛你,你要買一雙鞋,你媽媽就買兩雙給你,你一開口要東西,你媽媽的應許從來沒有遲到過。」
秀華知道大兒子的心結,總是抓住機會大方的誇獎兒子:「哥哥,謝謝你幫弟弟,弟弟的成長,你功不可沒。」大兒子認真陪伴弟弟,是她最佳幫手,也是走下去的動力。
彭秀華承認,一路走來會覺得累,仍鼓勵母親們要「勇敢的撐下去」,因為孩子是身上的一塊肉。困難中,她總是告訴自己「我要雙贏」。母親對孩子有盼望,孩子就有希望。孩子是母親的祝福,孩子成長,母親也成長;孩子走過去,母親也走過去。孩子是會動的無價資產,是值得投資的。
(本文整理自美珍主持,每週日23:00-24:00播出的「佳音會客室」節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