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與喜樂的人同樂  與哀哭的人同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每當在風災、地震後,都可以見到印著鴿子圖案的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以下簡稱救協)黃背心,穿梭在災難現場或是重建之地。從1999年的921大地震、SARS、華航空難、88水災,至近期的南台震災等大大小小的救災行動,及「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1919陪讀計畫」、「1919食物銀行」社區服務等,社會大眾漸漸看到了基督教對災難的救助關懷行動,及對弱勢族群的扶助。

重大災難   必見救協志工身影

救協自1998年成立,創會理事長為孫越孫叔,秉持著「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出自聖經羅馬書1215節)的信念,連結全台群眾與基督教會的力量,進行社會救助與服務。救協搭建起平台,向社會募集資源,運輸有無,透過分布全台284個鄉鎮1148個教會所成立的「1919服務中心」(1919諧音『要救』『要救』),讓服務深入台灣各個角落,接觸在地的需要,展現基督之愛。

2003年救協開始建立1919社服與救助網絡。於同年發起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幫助陷於急難卻得不到公部門補助的急難家庭,以每月5000元、為期1-4個月的急難救助金,助案家走出人生的低谷;接著在2004發起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簡稱:1919陪讀計畫),提供弱勢家庭的兒少在放學後,一處有人教導課業、關心陪伴的愛心園地;2011年設立的1919食物銀行,主要幫助長貧家庭及獨居老人,每兩個月提供一次1919食物包,內容包含主副食、生活必需品等價值約2500元的物資,讓許多社福邊緣戶能有最基本的溫飽。

以愛化解   明日社會隱憂

不同於一般的社服機構,救協強調用生命陪伴生命。以1919陪讀班為例,老師們不只注重課業,更注重品格教育、多元才藝及孩子的生活照顧與陪伴,並延伸至家庭關懷。因著1919陪讀班老師愛的陪伴,讓師

長眼中的問題學生找回自信與自我,讓街頭小混混拿到市長獎,校園小霸王成為校模範生,許多幼小生命找回了對未來的盼望,更化解了日後的社會隱憂。13年來救協已幫助了近3萬人次的孩子。

花蓮仁和1919陪讀班自2004年開辦以來,63歲的蕭麗玉牧師常年因著經費有限、人力不足,也會有疲累的時候。去年她參加一位陪讀班孩子的大學畢業典禮時,蕭牧師透露了停辦陪讀班的想法。那孩子卻反倒鼓勵她說:「難道您忘了曾文欽隨機殺人案了嗎?有陪讀班的存在,就能多救一些曾文欽啊!」蕭媽媽聽了紅了眼眶。迄今她仍持續守護著陪讀班的孩子。

 

一家七口老弱病殘

食物銀行目前社會大眾所關切的服務項目,目前採用親送到府及實體銀行的兩種方式。對於偏鄉採取親送到府,關懷探訪案家的需要,讓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居住偏遠的案家,可以不必辛苦出門即可得到所需的食物,並得到愛與溫暖。實體銀行則提供社區案家依需要選擇物資。5年來,食物銀行已幫助了23,112戶次,共發放了118,380包食物包。

住在蘆洲的許阿祖(化名) 的兩個兒子先後在15年前及3年前過世,留下一門孤寡。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但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只靠76歲的許阿祖照顧全家。許阿祖一家於20155月搬來蘆洲,蘆洲1919服務中心志工邱大信傳道得知她的情況後,立即為她申請1919食物包。今年5月,唯一的經濟來源─阿祖的孫子也因車禍受傷,家裡連房租都付不出來,邱傳道立即替她向救協申請急難救助金,助她們一家渡過難關。

走過急難  神的愛在人間

從每年的9月到隔年的1月所舉辦的「1919愛走動」,是急難家庭救助計畫募款系列活動。已經舉辦了10年的單車環台車隊,沿途會拜訪1919服務中心,關懷當地的急難家庭個案、陪讀班的孩子以及食物銀行的受助者,並即時發出募款呼籲。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至今年9月底,已幫助了9868個家庭。

屏東縣春日鄉是是個典型的落後貧困鄉鎮。曾是連結車司機的曾德仁教士,因為一場車禍傷害了一個無辜生命,在獄中服刑時,曾德仁痛悔地問上帝,「我的人生到底還能做什麼?」上帝要他回家鄉,在那裡不是老人就是窮人,無人照顧,更不知何處尋求幫助。曾德仁4年前在春日成立的1919服務中心,是救協申請救助金比例最高的服務中心,曾德仁經常為貧病者及獨居老人處理後事,成為春日弱勢家庭的重要幫助者,就像一位求助者對曾教士說的:「我什麼都沒有,只有你了。」

      神在每個艱難處都安排了天使,幫助那些受苦的人走過人生的苦難。而救協打造一個基督愛的平台,成為每一位人間天使的支持者,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