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音樂美樂地
AI人工智慧會編曲,
音樂人飯碗恐不保?
佟建隆(佳音電台音樂部經理、《謬思隨想》《佳音會客室》節目製作主持)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的功能愈來愈強大,在許多工作將被取代的威脅下,我們不妨提出一個假設性問題:「人工智慧會不會讓音樂人的飯碗不保呢?」
AI人工智慧的能與不能
2017年八月,流行音樂女歌手塔瑞安·紹森(Taryn Southern,1986-)發行了全世界第一張由AI編曲的專輯。歌手彈出旋律後,選擇想要的音樂風格(style)、樂器的組合(instrumentation)、速度(tempo)、想傳達的心情(mood)以及時間長度(duration),AI就會配上樂器、和聲完成編曲。
AI編曲能突破人的習慣與偏好的侷限,但過程仍需要人做選擇和調整。AI有編曲的能力,是因為從數千萬首創作的大數據中,分析歸納而得出一個普遍被接受的音樂結構,例如有序奏(prelude)、主歌(verse)、副歌(chorus)、過門段(bridge),以及結束的尾句(coda)。簡單說,音樂可以模組化的進行拆組,但這樣的音樂會有情感嗎?
音樂,喚起情感的語言
十八世紀德國作曲家馬特森(Johann Mattheson,1681-1764)提出了「音樂情感說」(Doctrine of The Affections),認為:音樂能透過約定俗成的某一些音型、旋律動機、大小調性、音程(音符之間的距離)、拍值、節奏,表達出人的「愉悅」、「悲傷」、「憤怒」、「緊張」等等情緒;音型也能表徵具象的事物,例如分解和弦象徵潺潺流水聲,甚至表達信仰意涵,例如巴哈(J.S. Bach, 1685-1750)在讚美上帝的作品中,以三次樂段的重複、配器和聲部的數量,或三連音的伴奏音型等手法,表示聖父、聖子與聖靈的三位一體神信仰。
音樂既然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語言,但真的透過學習就能精確表達相同的訊息嗎?以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創作的第五號交響曲為例,他的助理安東.辛德勒(Anton Schindler,1795-1864)認為在第一樂章開頭「三短一長」的動機音型,是「命運來敲門的聲音」;但是貝多芬的學生徹爾尼(Carl Czerny,1791-1857)卻認為是貝多芬在森林裡散步時聽見黃鶯的叫聲。到底哪個說法才是真的呢?貝多芬生前未曾為這作品加上標題,但人們寧可接受更戲劇性的說法,而有了「命運」交響曲的別稱。
音樂難以表達精準的情感或特定概念,畢竟牽扯了人的性格、經歷、甚或思想信仰等諸多因素。人都不見得能精準表達細微而複雜的情感,何況只有被輸入的智商(IQ),但情商(EQ)卻是乏善可陳的人工智慧呢?
音樂,一種對生命的感知
人工智慧能像代工廠,取代音樂製作的部份工作,但卻永遠無法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就是產出「樂思」,這是來自於思想、意志、情感、感官經驗乃至於信仰經歷,如同具有表達情感功能的語言,透過音符描繪出音樂人的內心世界,再由演奏、演唱者詮釋。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無論透過多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都難以取代的。
音樂,喚起情感;歌詞,闡述思想、價值觀、生命經驗與信仰。聖樂學者拉瑪.柏士曼(Lamar Boschman,1953- )在《音樂的再生》(The Birth of Music)一書中寫道「世俗音樂能引起情緒的激動,好的詞曲創作能引人思考問題;唯有聖樂,能帶給人生命、真理、聖靈同在與得勝」。
詞曲創作人都有一個生命故事,紀錄一段追求信仰的經歷與見證。人工智慧能呈現音樂的結果,但過程必然永遠缺乏對生命的感知、愛的能力。而這份生命的感知與愛的能力化成音樂,觸摸到每一個聽見的人。「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地住在你們裡面,用詩章、頌辭、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聖經 歌羅西書3章16節),音樂人永遠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因為,情緒感知化做的音樂、詩歌,終將是對上帝發出的頌讚與感恩!
(佟建隆主持的《謬思隨想》週一至週四21:30-22:00播出、《佳音會客室》週日22:00-23: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