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文小夜曲

一代豫劇皇后王海玲 

從拳擊到雕塑的王英信

凃鴻恩TVBS資深記者、佳音電台「藝文小夜曲」節目主持人)

 

王海玲投入豫劇五十八年

王海玲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台灣一代豫劇皇后,生平演過數百齣戲,行當跨越生、旦、豫劇和京劇;但是王海玲卻突然在去(2017)年十一月宣佈退休了。時光如梭,原來王海玲屆齡六十五歲,必須「被迫」退休,大家熟悉的舞台光環和閃亮熠熠的巨星突然不再是主角,戲迷突生失落感,難道豫劇也隨著王海玲「功成身退」了嗎?

王海玲在三月九日佳音【藝文小夜曲】節目中提到,她也不想退休,但是體制上必須退休。回憶起一生從藝畫面,早年王海玲是師從張岫雲學習豫劇表演藝術,八歲的時候就加入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投入豫劇領域五十八年,獲獎無數。一九五九年考進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學生班做第一期學生,一九六八年畢業。她第一部做主角的戲是一九六六年的《花木蘭》,畢業公演作品是《李亞仙》(移植俞大綱編劇的《新繡襦記》)。她是兩千年國國家文藝獎、教育部薪傳獎、一九九一年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術家獎得主。

豫劇源於河南,屬梆子劇種,深具北方率真、奔放、豪邁之特色。臺灣豫劇團立基高雄左營耕耘逾一甲子,由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與開枝散葉的新生代演員,不斷努力創新,融入臺灣在地人文風情及藝術涵養,形成獨特的臺灣風格豫劇。

王海玲早年在豫劇隊,早就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不知那天劇團就會被裁撤掉,十分珍惜每個演出機會,也早早培養接班年輕一代,「王海玲經典傳承計劃」執行下來也培育出多位優秀年輕演員。

王海玲本身角色多元生旦不拘,是全方位的豫劇演員,從小練功,深知戲曲之苦,一直反對兩個女兒從藝,不料事與願違,劉建華走上豫劇小生之路,劉建幗走上劇團導演之途,全然繼承母親的藝術細胞。

今後大家還是會看見王海玲在舞台上「幫襯」青年晚輩,做個最搶眼的「綠葉」。

 

3月節目也介紹王英信美術館,它位於南投縣草屯九九峰下,環境非常清幽。佔地三公頃,綠草如茵,山泉水陽光為伴。巨型雕塑散佈園區,相當具有藝術質地。

這位出身台中的雕塑家王英信,年輕時當過七年職業拳擊手,得過全國冠軍。他受訪時說,不會讀書但想讀大學,運動是條捷徑,故選了最難的拳擊,因此人生途中,他半路轉到雕塑,從畫格子到素描都是自學苦學,也看遍各大美術館的大師雕塑作品,不斷摸索,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慢慢開創出雕塑的黎明曙光。

園區的人造噴泉在有陽光的日子還會出現彩虹映照,一尊《夏日》青銅雕,女子試圖擰乾裙角,但徒勞無功。《楊三郎雕像》是王英信參考楊公子頭顱而創作出來,楊夫人說兒子頭形很像父親,所以王英信長期觀察才能創作出來。《台展三少年》是林玉山、陳進、郭雪湖,三位台灣早期畫家,王英信先雕老人版的三少年,再從相片中去揣模他們年輕時的面部表情,把泥塑的皺紋拉平,把下垂的肌肉往上拉緊,三少年的年輕樣貌就逐一呈現了。

另一件八旬長者雕像,一男一女,是分開來雕。王英信先做人體素描再下手雕塑。老太太創作順利,但老先生不願意裸體,一直穿著短褲,最後王英信動之以情,說男人早年當兵都是集體洗澡很自然,老先生便要求王英信也要以身作則,最後一週二人裸裎相見,才讓雕塑完成,共花去一年多時間。

王英信不隨從主流價值,只順從自己心所追求的自然美,他愛胖女人勝於維那斯般的曲線玲瓏,因為豐腴也曾是中國主流美感,他相信歲月痕跡也是美麗的。為了雕舞者,王英信去學跳舞;為了雕李登輝打小白球,他也去學高爾夫,力求明白轉腰揮桿是什麼角度最正確。

王英信非美術科班,完全自己摸索出一條路,不但得過1987,1988年台陽美展金牌,更三次入選門檻極高的日本日展,以前稱為日本帝展。他奮戰不懈的藝術創作之路啟發人心,激盪心靈。

深入鄉土,發現藝術就深藏民間,值得我們去探索發掘並且報導。

 

(凃鴻恩主持的「藝文小夜曲」節目,每週五2130-2200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