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的女兒》台灣女孩的生活滋味
專訪兒童文學作家彭素華老師
彭素華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十餘年,從小喜歡當孩子王,身體裡同時住著大人與小孩的靈魂,曾獲桃園兒童文學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等,著有多本兒童文學暢銷書。
如何走入創作的道路?
彭老師當初誤打誤撞進入創作道路,她自覺和那些從小愛讀書、文采豐富的人不一樣,兒時唯一跟文學有相關的印象是和阿嬤一起看歌仔戲、布袋戲和傳說故事。在成為母親後,希望培養孩子喜愛閱讀,而接觸了兒童文學床邊故事,有一次彭老師小孩的暑假作業要說故事給全班同學們聽,她突發奇想和孩子一起創作屬於自己的,同學們聽了都很喜歡,也因此成了彭老師開始創作的契機。
彭老師把她的著作「尋找顏色的小白兔」寄給出版社,但慘遭退稿,不過編輯鼓勵她去參加文學獎比賽,因為她寫的內容視覺感強烈!彭老師於是向九歌文學獎投稿,第一次並沒有得獎,而她的文章原稿也沒有被退回,她擔心自己的心血沒有下落,於是她詢問出版社稿件去處,出版社回覆她的稿件進入決選,評審在最終的審核討論,最終落選,出版社表示,她是落榜中的第一名,鼓勵她繼續創作,隔年,她以「紅眼巨人」作品再次參加投稿比賽,得到了榮譽獎。
作品中為什麼充滿關懷?
兒童文學很大的特色是充滿了對世界的關懷,彭老師說到因為弱勢者本身具有故事性,弱勢者經過旁人或自己的努力撐出一片天,這就是文學想要闡述的素材,所以絕大部分的文學是充滿人文關懷。彭老師懂得找素材,容易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哪些議題比較冷門?哪些議題容易得到共鳴?上帝看中她的特質以及她所關注的對象,帶領她走向創作的道路。
「黑糖的女兒」小麥田出版
彭老師近期的作品「黑糖的女兒」,以蔗農家的長女為題材,描述當時少女們的成長故事,如何走過日治、戰後到現代,也透過這些女孩的眼淚與蛻變,看見臺灣百年的苦甜日常。
最初的發想是糖,偶然間聽到研究所同學聊到創作論文是和一個女孩製作甜點來療癒心靈,她聽到後思考自己的創作,糖是個很好的創作發想,因為糖有療癒的效果!不過她雖然知道台灣是糖的重要輸出國,但對其餘有關糖產業的歷史卻沒有概念,於是她開始尋找文史資料。
糖在台灣是一個心酸血淚的結晶,在甲午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蔗農被迫種植蔗糖,卻規定要輸出給日本糖廠。因此明明是台灣人所種的甘蔗,但最後糖卻不屬於台灣!我的東西不是我的,這非常無奈。因此她決定用黑糖的概念創作故事,黑糖有滋補的功效,它帶有一點焦黑微苦,因此選它作為創作主線。黑糖同時也是一個緯度,象徵少女們遇到的事件和歷史,女孩子最甜美的時間是少女的青春,但在那艱苦時代中的少女不一定是甜美的,回過頭來看,人生又何嘗不是,那些想像中甜美的東西往往不見得都是甜美的,就像黑糖、就像那些少女們。
「黑糖的女兒」的寫作脈絡?
彭老師提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本書的概念,她看到糖的歷史後也加入這樣的想法,也就是告訴人們要尊重人的主體性,而那以糖為核心的時代,也就是日治時期和二二八白色恐佈事件,剛好最適合來描述延伸這個主題!
彭老師曾經也想過「高雄橋頭糖廠讀書會事件」但是相對來說太複雜,彭老師想寫的是那種被迫剝奪「我的」主體性的那種無奈的小人物,因此,她捨棄了橋頭糖廠事件,選擇了南進糖廠事件的背景,讓主角成為沒有自覺而捲入歷史鴻溝的小人物。彭老師在創作時也會對自己拋出問題,需不需要在二二八之後再找一個主角,幾經思考後決定不用,因為這個年代原本就是一個噤聲的時代,就讓讀者自行去思考,刻意營造一個中空的時間,這樣也更符合角色個性,另外就是時間要銜接上,文章邏輯要合理,當中還有虛構的角色和故事,在實和虛當中串聯成一體性,因為這些虛構角色雖沒有被史料記載,但也是真實存在的,從日治、戰後,到現代,想像百年來臺灣女孩的生活滋味,看見不同時代女孩的勇敢與成長。故事裡面很特別的是,彭老師用五斗櫃帶入隱喻。五斗櫃的原型是當初老師自家的衣櫃,每次母親要藏東西就會藏在抽屜的底下,而彭老師從小鬼靈精怪,
越不給她的,她越要找到。這個五斗櫃在這本書的創作裡,彷彿就代表著女人的收藏,就好比媽媽給的嫁妝,是一種傳承。歷史的本身,也是一個傳承,歷史的英文(history)是男人的故事,那女人的故事呢?
一層一層的五斗櫃如同歷史一樣堆疊上去,就像女人們的歷史,所以她將五斗櫃象徵為一個時間軸。看完這本書,你可以對自己的地土與歷史有些認識,感同身受裡面的故事也能更加珍惜此刻的自己,社會不斷地在開放和進步,但我們的心與眼界是否也更開闊了?世界本來就有光明和黑暗面,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日常。
(本文整理自歐玲瀞主持的「藝文生活家」節目,每週五20:00-21:00播出,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