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職場】
我這麼幸福,為什麼還需要灌醉自己?
外商經理人郭艾珊的酒精成癮、重整人生之路
酒精成癮的故事,鮮少有患者願意現身說法,更遑論這位酒癮患者是女性。作者郭艾珊以毫不掩飾,真實揭露的方式,將自己酒精成癮的歷程,詳實地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是一本屬於非虛構寫作方式的文學抒發,同時也是一名酒癮患者從自助,求助,到助人……等多方面向的紀實報導。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成癮者,或是疑似成癮者,也可能是成癮者的家人。但更廣義地來看,成癮,也會發生在生命歷程中追求外在肯定、外在歸因的「空心人」身上,因為無論是名利、成功、金錢……乃至於愛情甚至是網路購物,都有可能讓人上癮,因為成癮的當初就是不自覺受控於美好的物質,讓人過度依賴,無法擺脫。
成癮是疾病,是酒癮患者所不知的真相,也往往使患者的病識感無法建立。一旦成功建立病識感,正如艾珊書裡所述,就能配合醫療手段,正面看待挑戰,與疾病共處。但在病識感建立之前,酒癮患者得度過佈滿荊棘的迢迢長路,患者的家人也同處於痛苦掙扎的深淵。
「雖然看著別人喝酒對我不構成威脅,但深知酒精成癮是一種疾病,身體的代謝機制以及大腦的滿足機制出了問題,而基因遺傳是成癮的起因之一,我對自己的小孩們耳提面命,最好一滴都不要碰,他們也都欣然接受。弟弟更是直言:『酒這麼臭,真不知道誰想喝!』令我暫時放下了擔憂。
正因酒精在社會上的普遍性、正當性和社交性,許多人身處成癮的邊緣並不自知;不幸的是,酒精一旦成癮,便成為了一種可醫不可癒的慢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必須終身保養。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暨主治醫師,黃名琪所著文章〈認識酒癮〉當中,對「什麼是酒癮」,有清楚的說明:
酒精依賴,或我們俗稱的酒癮,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酒精濫用與酒癮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包含有以下的表現:
1. 就如高血壓一樣,酒癮是一個原發性而慢性化的疾病,受到遺傳、社會心理、環境多方面而影響到它的進程以及表現。
2. 對酒精會有強烈的渴求。
3. 失去對酒精使用的控制:一旦開始第一口酒便會一直想喝下去,也很難減量。
4. 對酒棈產生依賴性:長期過量飲酒後,一旦減少或停止喝酒會出現戒斷症狀(包含冒汗、噁心、顫抖、焦慮、坐立不安,甚而幻覺或癲癇)。
5. 對酒精產生耐受性:顯著地增加酒精量來達到以前喝酒的效果。
6. 即使喝酒已經出現家庭,健康,或法律的問題,仍然繼續飲酒。
7. 經常是日漸惡化且危及生命。
8. 對於酒精相關問題多以合理化或否認面對。
而同樣一篇文章中,也對成癮者提供了簡單的自我評估方法:
以下四個問題中若有一題以上答案為「是」,就可能已經有酒癮了,要儘快找精神科醫師評估與處理。
1. 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過量嗎?
2. 家人或朋友為了你好而勸你少喝嗎?
3. 對於你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是感到愧疚(不應該)嗎?
4. 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
期待看完這本書的每位讀者,都能鼓起勇氣,誠實面對自己是否有成癮的風險,如果沒有,很好,繼續理性飲酒,享受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旦有疑慮,不要遲疑,立即前往成癮科問診。醫生並不會強制你用藥,而會用專業的問診,以生理檢驗(抽血)關注正常肝腎功能指數,佐以必要的諮詢手段,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癮症──有無、輕重、處置方式。」
而除了建立病識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之外,影響作者最深遠,改變她的一生的組織,是一個叫做「無名戒酒會」的匿名互助團體。而團體中首重的原則,就是對於有意願停止喝酒的任何人,提供幫助與傾聽。「無名戒酒會」所實踐的戒酒十二步驟當中,第一條便是「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接受一個比自己更高力量—上蒼—幫助自己」。這也提醒了社會上對「戒酒」或「酒鬼」有錯誤認知的人,酒精成癮與意志力不堅無關,恰恰相反的是,越相信自己能夠靠個人意志力征服這項慢性疾病的患者,越容易失敗,因為這不是單靠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本書的書末提及,作者其實與酒癮疾病對抗、奮戰多年,如今共處,走在康復之路上,她其實把這項疾病看成生命的禮物:
『時至今日,走過了好一段漫漫長路,在谷底盤桓翻覆,爬出又跌倒,跌倒再爬起……好或不好,如何界定,我又該怎麼看待,降臨生命中的一切事物呢?
憂鬱症和酒癮,在我的人生中像是黑狗與腳鍊,無時無刻不跟著我、束縛著我,在我沒有誠實面對自己,勇敢對外求助之前,我的生活被這兩樣東西狠狠的箝制著。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自怨自艾,縱有鴻鵠之志,卻總在正將展翅高飛之時,不是被黑狗咬住,便是被腳鍊拴住,重重地摔落地板。
但是,自從加入無名戒酒會,和成員們密切開會,和輔導員進行十二步驟的討論,以及和醫師、心理諮商師配合…..多重治療之後,我對於「黑狗」與「腳鍊」,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憂鬱症讓我更能與自己獨處,學習沉靜,放慢步調,畢竟,鬱症襲來當下,的確是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而酒癮教我要遠離HALT (Hungry飢餓、Anxiety焦慮、Lonely寂寞、Tired疲累),不再為了事務繁忙誤了營養,避免動怒、尋求心靈滿足、不因高估自己而做能力之外的事。
憂鬱症和酒癮加在一起,改變了我的人生,把我從一個眼中只有自我和成就的完美主義者,變成一個柔軟、謙虛、沉靜,對人對事都更能包容,更能同理的人。』
容易成癮的事物,總是離我們這麼近、這麼容易,又這麼美好,唯有誠實面對自己,勇敢求助他人,才能免於成癮深淵。祝福你我都能戰勝環境的與心靈的誘惑,珍惜和心愛之人相處的幸福時光,在變得幸福的同時,也變成更好的自己。
(整理:鹿渴。本文整理自俞國定主持的「俞快讀好書」節目,每週一08:00-09: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