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一條未曾走過的路
戴文峻牧師的生命故事與信仰見證

我玩的是大火車

虎尾,這個以產糖聞名的小鎮,去過當地的人就知道,在靠近糖廠附近,總是會有載著甘蔗的小火車出入,在現代人的眼裡,那可是古色古香的歷史軌跡,而民國49年出生在這裡的戴文峻牧師,果真也與火車之間發生了許多難忘的故事。

從小就調皮的戴牧師,三歲以前最愛在家中附近的糖廠玩樂,年幼的他,小小的身子一下子就能穿越糖廠的火車柵欄,也能靈活地鑽到火車底下。有一次,他又在火車底下玩到忘我,甚至聽不到火車已經鳴笛,幸好,幸好巡軌工務人員及時發現他,才免於一場意外!

不止這些調皮又驚險的童年故事與火車有關;就連他蒙召後全時間服事神也與火車相關……

四歲以後,戴牧師全家搬到嘉義朴子。嘉義朴子有台灣三大媽祖廟(配天宮),沒了火車,戴牧師童年的秘密基地也從平交道搬到了媽祖廟旁!記得有一天晚上廟會,整個媽祖廟非常熱鬧,有許多人在拜拜,戴牧師隨著姐姐去看熱鬧,結果當千里眼、順風耳大型的偶像從路口往廟裡走過來的時候,戴牧師竟被那全身紅色和綠色的偶像嚇到大哭,拔腿就跑……從此,雖然家裡依舊信著民間信仰,但戴牧師卻立誓再也不去媽祖廟了!


難忘的牧師伙伴們

童年時光匆匆過,戴牧師高中讀的是台南的新豐高中,並且在台南公園路浸信會聚會。那個時期的時光,是他一生難以忘懷的。戴牧師回憶說:「那時台灣正經歷白色恐怖,牧師也無端受到牽連入獄,原本教會有200多名會友,一下變成50幾個。但我們一群國高中生、好伙伴卻用最火熱的心陪伴教會、每週三晚上騎腳踏車一一探訪已離開的會友們,走過最困難的時期,努力地想把會友一個一個都找回來。」

上帝雖給了我們一場風雨,卻在風雨中建立了我們這一群人緊密的情感,大家一起唱詩、一起傳福音、一起考大學、一起流淚……最後我們那群人裡面竟然出了九位牧師,包含在美國的林楹俊牧師、王明悉牧師、謝榮爵牧師、高百克牧師、高佳美牧師(繼承父親牧養公園路浸信會至今)等,當然也包括戴文峻牧師,而且這群好朋友們也一起在火車上,見證了戴牧師千鈞一髮的那個驚險瞬間。

戴牧師回想起這個片段,聲音聽起來平穩,但還是聽得出那一刻見證上帝奇蹟的激動。


生死交關的火車門

那一天還記得是考完大學聯考,大家準備搭平快火車從高雄回到台南。大家輕鬆地在最後一節火車車廂裡彈著吉他唱著詩歌。戴牧師身邊坐著一位老太太,只見老太太用台語問戴牧師:「有水、有水嗎?我很渴……」戴牧師於是詢問自己的伙伴們,但巧的是那天大家都沒有帶水壺或買飲料。戴牧師於是號召大家去別的車廂問問,但奇怪的是整個火車竟然沒有人有水,可以讓老太太解渴。

戴牧師看著口渴難忍的老太太,自己生命裡「使命必達」的火熱特質又燃燒了起來,於是當火車駛到楠梓,他決定衝下車去買一瓶水給老太太。然而這條路看似不遠,卻必須跳下月台、翻過鐵軌,再爬到對向的月台,衝到站外去購買。偏偏站外的福利站沒開,戴牧師心一橫拿著當時紫色的五十元大鈔,衝到火車站外面,買了一瓶芭樂汁打算原路衝回車上。

此時,站務員提醒戴牧師,馬上有一列南下的火車要在這裡交會,戴牧師心想,不管,我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原來北上的車廂。當他翻過月台,原來的那台火車已經開始慢慢啟動,他腳步穩健地準備跳上迎來的第一個車廂門上車,沒想到砰一聲,門關起來了!他開始有點慌,繼續向後小跑步,但緊接著第二、三、四個門都在他準備要跳上時被關上!

此時火車慢慢加速,而且那台南下的火車也已經在大約五百公尺的距離前準備駛入,也就是戴牧師卡在軌道上,不是成功跳上去就是放棄趴在地上,不然就會有被火車撞擊的危險。但戴牧師想到口渴的老太太,以及看到最後還有一扇未關閉的車門,他向上帝禱告:「請給我一扇不要關閉的門吧!」瞬間,兩旁的風呼嘯而過,當戴牧師恍過神來,他的右腳已踏上了平快車的階梯、左腳懸空,但左手緊緊抓住了車門前的鐵桿,右手的芭樂汁重重地摔在地上……他的同伴們趕到,在生死交關之際及時拉起了戴牧師。

後來當戴牧師將這瓶芭樂汁給老太太時,並沒有敘述剛剛那個驚險、差點賠上性命的故事,老人家一口氣喝完,戴牧師心想,這可是自己這「使命必達」換來的呢!

回到教會後,大家將戴牧師這件「英雄事蹟」講給當時的牧師(蔡明釧牧師)聽,牧師聽了,用手拍了戴牧師的頭,並對他說:「年輕人以後不要那麼衝動,一輩子還很久。你現在這條命是上帝給你存留下來的,那你想過,該怎麼去回應神嗎?」


將生命獻給主

戴牧師表示這件事的確在他的生命裡烙下了一個很深的印記,在日後任何困難、面對挑戰的瞬間,他都會想起這一刻,想起上帝給了他一扇「沒有關上的門」。也讓他開始認真思考要用生命服事主、全職奉獻的心志。

在當年升大學錄取率只有12%的年代,戴牧師考上了台北世新三專編輯採訪科,來到了台北,並在景美浸信會聚會。有一天,當時還是神學生的喬美倫姊妹告訴他說,她感覺到神對他有一個呼召,於是要他尋求是否進一步走上獻身的道路。他不禁又回想起那個使命必達的精神,他當時拼盡全力能給的,也只是一瓶芭樂汁,能解肉體的渴;但若他願意下定決心委身奉獻給神,他能傳的將是上帝給世人屬靈生命的活水。

於是當世新畢業後,他在嘉義中莊服兵役,退伍後,他就坐火車到台北景美浸信會施達雄牧師的家準備三個月考神學院,最後考上浸神,畢業之後,民國76年就應聘在中壢浸信會牧會,直到民國109年6月30日,神呼召他轉型事奉,總共在中壢浸信會牧會33年。牧會期間,又陸續進修亞神神碩,主修實踐神學。2005年拿到神博,主修新約神學。


創辦時兆研究社因應世代趨勢

戴文峻牧師除了牧會,也在2019年創辦《時兆研究社》。

《時兆》成立最初的目的是戴牧師看到這世代有越來越多呈現出時代趨勢應驗聖經末世預言的趨勢,希望透過研究與宣揚,幫助教會洞察上帝啟示在新舊約聖經中所有關於末世的信息,並且幫助教會能夠在多變的時代,堅固眾信徒的信仰,帶領更多人歸主。

上帝讓戴牧師在不同的階段學習,尤其是在研讀聖經這領域,二十多年來,他致力逐章逐節的解經,每週三場查經班(因立志要把66卷聖經逐章逐節詮釋完畢),鼓勵信徒不僅讀經、抄經,更要按正意分解聖經才能知道如何行在神旨意中,後來也作成影片放在時兆的網站上。

曾有學者提出,聖經有1817個預言,如今已經應驗了96.3%,剩下3.7%,大約是67個預言。《時兆》的任務就是要針對這陸續應驗的預言進行研究,並且向當代教會提出,直到2023年2月,戴牧師已完成了66卷聖經的逐章逐節的解經,他笑說原來當初自己和神承諾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過,感謝神,最終還是完成了!神也藉此操練他在地毯式研經時發現諸多末世預言的經文,這就成為他鑑別時代趨勢應驗聖經末世預言的基礎。

在趨勢研究的過程中,戴牧師發現台灣有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超高齡社會的發展,台灣人口逐漸老化不但影響國家政策,也將會牽動教會的牧養與佈道宣教策略。所以戴牧師既前瞻時代趨勢,為末日迫近搶救靈魂傳福音盡心盡力;也務實地走進社會,投身於台灣超高齡社會銀髮族長照繼續教育靈性關懷師資培育的工作。《時兆》目前已是衛福部評鑑合格的長照繼續教育單位,所授予的積分可以幫助長照七大類人員作為延續證照的有效積分,此外,《時兆》在110-113年連續四年獲得勞動部TTQS(產業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評核通過的訓練機構,透過產官學合作辦理產業人才投資計畫《銀髮族照顧訓練班》及《銀髮族復能訓練班》系列期別課程。


靈性關懷的真諦

2016年,神讓戴牧師有機會接受史懷哲宣道會靈性關懷師的培訓,並獲得『靈性關懷師』的證書,也曾在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督導靈性關懷師的醫院(安寧病患)實習。戴牧師相信,「死亡」是人生最後一個要學習的功課,而靈性關懷能幫助一個人在生命的末了,依然能獲得靈性上的平安,甚至與至高者上帝建立關係。

戴牧師語重心長地表示,身、心、靈是會相互影響的,若是能夠強化靈性的力量,讓當事人獲得平安,那麼心理方面,甚至生理方面就會比較容易面對,雖然疾病無法治癒,但是靈性是坦然的、積極的、健康的、有盼望的,因為死亡是迎向復活的唯一道路! 

戴牧師的聖經名字叫作Joshua,他很喜歡約書亞從年青時就忠心跟隨摩西的事蹟,他從約書亞記中領受了一句話:「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3:4)」戴牧師回想這一生的事奉至今,發現神所託付給他與《時兆》的異象和使命,也是一條未曾走過的路。

他最後也用摩西要交棒給約書亞時特別的叮嚀,來時刻勉勵自己:「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書1:8)」

——

整理:鹿渴。本文整理自魏德瑜主持的「佳音會客室」節目,每週日22:00-23:00播出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