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葳威  專訪
編輯室  整理

 

  曾在中東旅遊學習的袁櫻,以貼近當地人的方式,觀察戰火頻傳的以色列國的特殊文化與青少年生活,以下是他接受訪問的內容。

 

以色列國有如小型聯合國
  中東的以色列國彷彿小型地球,隨處可見歐洲、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等各膚色人種。他們有來自外國的人士,也有部分先祖因戰爭被擄或逃亡到外國而與當地民族結婚生下的以色列裔。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這些人紛紛從僑居地回到故土尋根立足,學習希伯來文、信仰同一位神,形成以色列多種文化的特殊景觀。
  當地人看回歸的猶太人如同「外國人」,他們的確與當地以色列人的膚色、語言及生活習慣都不相同,雖然如此,習慣與列國生活在一起的以色列人,接納外國人的程度確實超越許多國家。
  以色列政府對回歸的猶太人提供兩年的生活補助,並提供語言、技能等訓練以輔導他們就業。即便如此,因為以色列的工作機會不多,生活不易,大多數回歸的猶太人還是要面對現實環境的困難,長期找不到工作者因此回去僑居地的人也不少。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
  在以色列有許多阿拉伯人,易與人打成一片,很像熱情的中國人。他們多為保守的回教徒,允許男人娶四妻。視婦女為需要保護的財產,因此阿拉伯的公車上,男性搭乘一定禮讓座位給婦女,絕對不允許看見婦女站著搭車。
  猶太人外表比較嚴肅保守,事實上他們的內心很熱情,自比仙人掌果實,外表有刺,內心卻是甘甜多汁的果實。
  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因信仰緣故多分開居住。回教透過叫拜樓呼召信徒一天五次向麥加祈禱;猶太人需要安靜的會堂空間能在安息日敬拜,因此無論是住宅區或學校宿舍,兩族群的人多分開住,以免彼此干擾。
  信仰的差異卻不影響他們一起工作。例如我住的社區就聘請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一起從事園藝工作,民族性使然,一個內向拼命工作、一個熱情外向人際關係極佳,兩人合作無間。某次去旅遊,導遊是猶太人、司機是阿拉伯人,一趟旅遊下來,兩人成為好友,猶太導遊說,他會花時間與阿拉伯司機交往,因為他希望他們的孩子們可以不再相爭,不在戰場上見面。他希望中東的和平,可以從他開始。
 
阿拉伯家庭與青少年
  中東家庭生養眾多,路上到處可見孕婦或帶著孩子且推著嬰兒車的婦女。無論阿拉伯或傳統猶太家庭平均約有八到十個孩子。常見父母旁邊跟著一群孩子,大孩子承擔照顧小弟妹的責任,他們乖巧懂事,臉上卻鮮少看到笑容。
  多數阿拉伯家庭受限於經濟,孩子無法入學接受教育,以致於提早步入社會,行為思想早熟。市場上經常看到幼齡男孩幫家人搬蔬果叫賣,觀光區隨處可見兜售紀念品的年輕人。
  阿拉伯人普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男孩從小被賦予管理家產事業的權利,無法選擇自己想做的。被視為財產受保護的女孩,得接受父親、長輩、哥哥的管束,若有敗壞門風的行為,兄長有權利管教她。曾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女孩因為愛漂亮,下課後在校門口換便服與朋友出遊,哥哥知道後把她打到受傷住院,理由是她敗壞家風。
  許多阿拉伯女孩,年輕時就被許配給夫家,能夠讀書、找到喜歡的工作者,少之又少。有些保守的地區,婦女全身包裹緊密,只露出眼睛,甚至有以鐵箍圍著臉部,包含唇部,以防範她與異性接觸。
  在以色列受教育的阿拉伯婦女較多,他們受自由風氣影響,看重自己又努力學習,成就感較高。

 

猶太人家庭與青少年
  傳統猶太教家庭不節育,十幾歲結婚,生育年齡又長,因此一家有八到十個孩子屬平常。
  因為戰事頻傳,全國皆兵,無論男女達十八歲必須入伍服役兩年,之後才決定繼續念大學或入社會。軍中有各種職位需求,如同小型社會,軍人進入各行業學習並工作,這些經歷影響未來的方向,更是未來求職時重要的推薦函。
  因為青少年期就離家服役,訓練他們堅強有韌性,儆醒又有憂患意識。家長更提前教導兩性交往該注意的事,幫助他們成長的路更順利。
  反觀我國同齡孩子或許是因為父母過多呵護,或是因為升學壓力,埋頭讀書,反而沒有機會學習成長,常常不知自己要的是什麼,也不懂得如何面對壓力及挑戰,活出想要的生活與生命。中東地區的青少年教育,值得我們深思學習。

(本文整理自黃葳威主持,每週四08:00-09:00播出的「展翅上騰—都會空間」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