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線上收聽 廣播節目表 節目精華區 佳音出版 支持佳音 社群網站 下載區 主持人 佳音新聞聯播網 關於佳音 連絡我們 線上客服 設為首頁
線上收聽
經典音樂網 佳音現代音樂網 羅東電台 佳音電台 桃園 FM 104.3

WebApp 說明 app store Google Play
[ ]
RSS L FB
首頁
新聞 節目
漢寶德談美
-------------------------------
佳音廣播月刊 第 2006-12 期
系列名稱:壓力管理系列6 ...
自然捲
楊旺順 不畏孤單道路,堅定聖 ...
期待華語聖誕樂聲 再次響亮!
張忠本︰信靠、謙虛、正直、誠懇是 ...
鄭新教:自身難保,這怎麼是神呢?
高如珊:主啊!捨我其誰?!
張碧玉:我遇見「憐憫貧窮人、拉抬 ...
排骨豬肚四神湯、紫米粥
中年以後的快樂 開創有 ...
漢寶德談美

漢寶德說:「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美的世紀,我們現在處於富裕的時代,不再像過去只追求吃飽,所有產品的商業價值,事實上就是美感價值。」

美感的時代來臨,幾年來漢寶德關心國內美育問題,其中最易被混淆的便是「美學」與「美感」兩者之間的差異。

美學與美感不同

「我不大喜歡用美學這個詞,我喜歡用美感。因為談美學太過於理論,而美感就是一種對美的感覺,是人類共有的天賦,」漢寶德說美育和藝術教育兩者間,是有距離的。

國內美育從蔡元培開始,推動了近一百年,卻沒有太大的成效,原因在於主事者政策錯誤,想以藝術教育達到推動美育的效果,導致藝術被窄化成繪畫、雕刻等技能,卻無法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美感。

九年一貫人文藝術課程走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人文是藝術的外圍,美感才是藝術的核心,政策不向裡面看核心,學生只學到美的常識,得不到藝術教育及美感教育。

近幾年常被討論到的議題:「企業界愛用MFA(Master of Fine Arts)人才勝過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對此,漢寶德表示,MFA是藝術、創造力最頂尖的學位,企業界越來越重視創造設計人才,正是因為美感時代來臨,越是有錢的國家越講究美感。

今天台灣想要成為高度開發國家,老實說是不夠格的,因為我們的國民普遍缺乏美感素養,因此國內美育教學的方向需要修正。

重拾失落的美感

過去中國人確實相當重視美感,但自清朝中葉後美感就逐漸墮落,大家對美的敏感度缺乏。舉例來說,大家去故宮參觀,只知道欣賞翠玉白菜而忽略了其他非常好的藝術作品,翠玉白菜變成故宮的寶貝,國民品味越來越低。

國內美感教育主要來源,便是學校的美術課或音樂課。就美術課來說,老師們只以學生畫得像不像作為評分依據,可是對美的部份卻沒有注意到。

「美」是可以不需透過教學、慢慢陶冶出來的,但我們的國民卻無法從環境中獲得美的陶冶,只好從教育中了解美是什麼。

常常有人說,外國人今天有這麼高的審美水準是天生的,事實上不然。

歐洲政府從十九世紀開始,有計畫的培養國民審美觀,經過幾十年的培養才有今天的成就。反觀國內,蔡元培先生雖提倡美育但方法卻是錯的。他的時代正是歐洲美感萌芽的時代,可惜他未採用西洋人培育美感的方法。

對西方社會來說,美是很自然的,而國內卻毫無美感可談,脫離西方美感時代背景太遠,教授美感的學者從人文觀點看藝術,脫離了藝術教育的本質,讓孩子們學藝術的文化、思想背景,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他們最需要的只是美感觀念。

從教育、生活去體驗美感

談到培養美感的方法,漢寶德提出兩個方法。其一是透過學校教育,其二是辦法從生活環境中體會、學習美感。正因如此,漢寶德過去籌辦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台南藝術學院時,相當重視環境規劃。

他認為科學博物館比美術館更受孩子歡迎,希望透過建築之美,讓孩子在科博館中也能受到美的陶冶,在採用設計師時,必先注意設計師作品有沒有藝術家氣質。

他也改造台南藝術學院原本惡劣的校園環境,將斷層產生的水溝改造成一條小河,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他表示,歐洲人普遍擁有極高的美感水準,因為他們從小到大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生活中使用的器物都是美麗的,自然而然培養出對美的敏感度。但反觀國內,我們沒有這種環境,每天看到雜亂的廣告,家具、盤子也沒有考慮美感。因此,漢寶德認為,美感教育還是必須透過學校教育。

「美感教育和基本設計教育有關,與純粹的藝術教育反而較無關。」

漢寶德說,設計教育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美感素養,增加學生創造力。如果教師心裡所想的是如何讓孩子們欣賞美感、享受美感,了解美是一種精神,把這種基本美感本能轉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教育。

(本文摘錄自蔡文恂主持每週三17:00-18:00播出的「社區大學EZ-GO 藝文生活家」節目內容)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