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說明了正在上演的故事。」談城市之美,要從「人」的角度來看建築;認識城市亦無法將人抽離,沒有了人,城市只是一堆石頭。
夏鑄九表示,看待建築若認為它只是一個外在的客體,是無法看懂建築與城市的。舉例來說,屏東魯凱族人習慣將祖先埋在自己所居住的石板屋下,表示祖先時常伴隨及庇蔭。魯凱族的建築從「人」出發,房子便是活的。
市民是城市的中心
過去台北的城市規劃以宇宙觀為核心,景福門城牆通到七星山,重慶南路文武廟往北同樣對著七星山,而西門城牆遙遙的與中山南路相交在七星山,並對著北斗七星的杓子。直到日本殖民時期,凱達格蘭大道朝東而去面對日本,坐北朝南的城市便轉為坐西朝東。
所謂城市,不是官員治理之地,更不只是房子、護城河,最重要的是「市民」。談起美麗的城市,我們直覺的想起歐洲,歐洲的城市之所以美,正因擁有素質高的市民。
要使城市美麗,必須重視公共藝術及古蹟保存。所謂公共藝術,並不只是藝術家作品,而是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市民能夠參與、表達意見的藝術。而古蹟保存能讓不同時代的文化並置,懂得保存才能有反省之心,過程中也使市民關心公共事務,促使政府政策將市民意見優先考量,城市品質才能逐漸細膩。
「城市的美感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競爭的過程中更顯重要,程式缺乏美感便失去全球競爭力,」夏鑄九說。
城市中的花園
就建築而言,台北相較世界其他城市是略遜一籌的。一個迷人的城市必須具備「可居住」及「永續」兩個特色。台北在這三、四十年發展快速,城鄉移民及都市發展是政府主要方向,但發展過程中伴隨而來的是城市的犧牲。
過去的城市講究風水及周邊環境,但經濟發展卻葬送了美好的建築,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樓不是萬靈丹而是摧毀城市美感的幕後黑手。
談起城市中美麗的建築,板橋林家花園當之無愧。
夏鑄九教授曾參與林家花園調查測繪與先後兩次修復工程,建議大家從「汲古書屋」參觀,沿著走廊遊園,經過可欣賞南管的「方鑑齋」、「來青閣」,再分成兩路,一邊經由「香玉簃」、「定靜堂」到達「月波水榭」。另一條路可通往「觀稼樓」並欣賞「榕蔭大池」全景。板橋林家花園可說是板橋城市中的「咫尺山林」,充滿生命力南方的傲夢。
(本文整理自蔡文恂主持,每週三17:00-18:00播出的「藝文生活家」節目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