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有愛
培力深耕
應靜怡(環工碩士、「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主持人)
雖有美食 只當過客
東石被稱「蚵的故鄉」,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蚵嗲(蠔蠣)又稱蚵仔炸,是遊客必嚐的道地小吃。不過這有名的當地美食、盛產的蚵仔,卻保不住東石不斷外移的人口。過去雖然繁榮豐富,豈料竟成了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地鹽化、水淹不斷之地,一位村長說:「到海堤上,看到海面比陸地高,內心會恐懼,怕有一天海堤會垮。
」
三重弱勢 再加三不
不只人口嚴重衰退,東石鄉有工作產能人口也下降,併同生育率低與人口老化。此外,新住民比例高,一個家庭可能就包含了只剩老、小、外配的「三重弱勢」。再加上當地醫療資源相對缺乏,不少身心障礙者,肢障、聽障者和慢性精神異常患者,是不折不扣的三不(不知、不會、不易表達)弱勢族群。
想要真實瞭解這「三不」且「三重弱勢」族群所面臨的問題,勢必重新開發一套新的對話方式。因此,水利學院藉由師大社工所教授協助,召募培訓多位中正大學、吳鳳技術學院與嘉義大學的師生,以及民雄靈糧堂與嘉義東區靈糧堂的牧者會友,成為家訪尖兵,以關懷的心及其熟悉的語言,克服沒有次序的門牌地址的挑戰,面對可能屢屢遭拒的困難,不灰心的去慢慢建立對話。然而訪談中,許多底層的隱情,也終於被顯露出來。
三股合成的繩子
除了訪談尖兵,那時正讀神學院、環工專業背景的林碧亮博士,也體會到當地需要。在當時,教會、神學院及水利學院,有如三股合成的繩子,一同參與「沿海地層下陷區國土復育工程公眾參與及培力深耕策略研擬」的工作。
之前,個別訪談愈深入,愈感受到當地人的孤單與無奈,這需要有智慧的以「群體協力」方式補強,因此採用座談形式,將個別的困局,聚焦成小群共同問題。之後安排工作坊形式,邀請想進一步學習的夥伴們參加培力,聚焦出「生態」、「生存」、「生產」三生共存議題。
這些議題透過訪談、座談一直到工作坊,連續且不間斷,且探討的深度也愈來愈深。最後願景定調,以順口溜方式回到當地居民中間,成為「未淹水、環境美、嘸缺水、水質清、魚保證、人清盈、賺不停」,這的確令人覺得充滿了希望。
一步一腳印 看見改變
東石低地淹水連連,有的家裡或店面被淹,有的田地被淹,但最令他們恐懼的是魚塭被淹,一夕間血本無歸,可能就傾家蕩產。
一位老教授說:「那個土地四十年前就下陷到現在,別傻了,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遷村。」這是不少專家學者的看法,也是不少重大工程與決策的難題縮影。然而,考量社會正義,令人不禁要問,東石真的要被放棄嗎?真的不可能改變嗎?
其實,東石在改變!其中一個例子,當地一位養殖達人,因著對環境與人的尊重,發展出一套適合當地永續養殖的良方,既生產無毒水產,又避免超抽地下水,獲益不絕。另外也還有許多例子!
當付出關懷的團體與個人,聚焦在當地人的生活與教育上,深入瞭解如何讓下一代脫貧脫困,一步一腳印去拜訪在地民間產業扶植團體、中小學校長、各村長幹事,去聽聽各村、每個社區角落不同的故事,長時間陪伴,這一切都產生了影響力,讓人深刻體會到因為有愛,一切仍是有盼望的。期盼東石成為在當代國際上,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國內沿海地區指標亮點。
[後記]
為了保持整個公眾參與的支持熱度與人際網絡,國際水利學院配合愛鄰協會在東石設置辦事處的機會,設立了東石辦公室,由林碧亮博士成為傳道人,繼續在當地關懷與陪伴。
(文章內容由國際水利環境學院提供,欲瞭解更多內容請聽,游進裕、應靜怡主持,每週六09:05-10:00播出的【聽台灣水的故事】節目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