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一部喜劇電影,描述一對苦惱的父母,想盡方法把他們賴在家裡、好吃懶做的中年兒子,給「請」出家門獨立生活。既是喜劇電影,當然是歡喜大結局,電影末尾,這位中年不成材的賴家王老五,不但自立自強,還抱得美人歸。看完電影的觀眾,多半帶著歡欣的心情離開劇院,不過,現實生活中的「賴家王老五」,恐怕就沒這樣的幸運,特別對他的家人來說。
家有啃老族,爸媽心糾結
趙老先生和他太太來身心科門診就醫一段時間了。一開始,趙太太因為長期失眠來就醫,聊著聊著,把她心情有點憂鬱的先生也帶來了。起初,問到他們失眠、憂鬱的原因,總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返診幾次後,倒是趙老先生先開了口,「唉!我那兒子喔…」,接下來,老太太就聲淚俱下一發不可收拾的傾訴家裡的狀況。
趙老先生夫婦一向以他們的大兒子為榮,人長得高大英挺不說,學業也是一級棒。大學畢業,直升研究所,可惜當完兵回來後,都沒找到適合的工作。「他啊!不是嫌薪水低,就是抱怨工作累!」
趙老太太邊搖頭邊泣訴。「都是你啊!每次都跟他說沒關係,反正家裡也不缺錢!」趙老先生生氣地轉過頭去,對太太埋怨。結果折折騰騰三、四年,近兩年來,乾脆窩在家裡,整天玩線上遊戲,偶爾出門晃晃,工作則是隻字不提。
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樣的「賴家王老五」,恐怕不是喜劇,而是悲劇,甚至是慘劇。曾有人戲謔的用「啃老族」來稱呼這群長大成人,畢業卻不就業,生活全靠父母供養的「大小孩」。這群啃老族的賴家王老五,不僅零收入,卻又常出手闊綽。
趙老先生就抱怨:「真是不了解,他每天窩在家裡,沒工作也沒朋友,手機倒是常常換,每次都要最新的機種。
「那你還撥錢給他辦?」我不解的問。趙老太太無奈地說:「自己的孩子,不然怎麼辦?」
以成年人的方式對待成年子女
對於父母來說,養育子女是天職;但若只養而不育,兒女可能只有身量成長,心智卻如幼童一般,最後發育成幼稚的巨人,可就不那麼好玩囉!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將人的生命發展過程,區分成八個重要階段。除了過去心理學十分重視的兒童心性發展外,艾利克森十分強調青少年乃至成年後的發展。在經歷青少年期的認同危機後,每一個人都需要重新與週遭的人建立親密,但又保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個階段的成長任務,如果無法順利達成,個體很難邁向更成熟的成年人生階段,停留在無法與父母割捨的依賴狀態,「賴家王老五」於焉成形。
許多父母把「啃老族」的養成,歸因於孩子自己的狀況,甚至天意!像趙老太太每每掛在嘴邊的話一樣「自己的孩子,不然怎麼辦?」因為責任,所以放不掉;因為責任,所以放任賴家的情況持續存在。其實,聖經故事中,有許多「離開父母」的成長故事,雖然不盡都順順利利,但最後換來的,卻可能是「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譬如舊約中的雅各,因為欺騙哥哥以掃,起了衝突。他的媽媽利百加,並沒有偏袒保護,而是差他離家。而倍受父母溺愛的約瑟,則是在上帝允許下,被兄弟給賣到埃及去,從寵愛的么子變成奴隸。但「離開父母」不代表不再有人保護、無法生存,反而是有捨方有得。短暫的割捨之痛,得到的往往是超乎預期的成長。
父母的責任,不僅僅是供應生活所需,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從保護、指引、到尊重與樂觀其成;唯有以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子女,他們才會以成年的心態回應,不再是個「賴家王老五」。
(李信謙主持的「社區大學EZ-GO 健康E點靈」節目,每週二20:00-21:00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