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線上收聽 廣播節目表 節目精華區 佳音出版 支持佳音 社群網站 下載區 主持人 佳音新聞聯播網 關於佳音 連絡我們 線上客服 設為首頁
線上收聽
經典音樂網 佳音現代音樂網 羅東電台 佳音電台 桃園 FM 104.3

WebApp 說明 app store Google Play
[ ]
RSS L FB
首頁
新聞 節目
盧志松 經歷上帝的愛與恩典 走出精采創作人生  
-------------------------------
佳音廣播月刊 第 2011-11
溪水邊 繼續那美好的仗
不能震動
晶亮電工董事長林注進 快樂工作 ...
王愛敏 洛杉磯撿破爛的女人
盧志松 經歷上帝的愛與恩典 走 ...
博物館導覽
辛亥革命組曲
柳林慧中 餐廳,一牆之隔的世界
那晚,我差點離開世界!
二次婚姻 停、看、聽

16歲那年,無法站立的盧志松拿著媽媽給他的500元,為了要學一技之長,他從澎湖到高雄的國民就業輔導中心,展開全新的人生。

貝殼雕刻展開藝界人生
10個月大時得了上小兒麻痺症的盧志松是爬著長大的。他說自己:「從小被同學欺負,沒人要跟我玩,我的童年很寂寞,一點快樂也沒有,10歲開始,總想著要去死。」國中畢業前,爸媽跟他說,接下來不用升學了,去學刻印章還是修理鐘表,好養活自己。「想到自己的未來已經這樣被決定了,我感到毫無盼望。」
盧志松說,當時有位老師看見這個小孩總是沉默寡言、臉上盡是憂鬱,就跟他聊天,問他畢業後想不想升學,老師這才發現盧志松非常悲觀灰暗,於是送了本《汪洋中的一條船》給他,並且告訴他,其實世界上可以做的事很多,如果不喜歡刻印章修鐘表,那還可以畫畫、寫書法、創作、唱歌……老師說,只要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做,一定會有出路,「我開始認真想,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呢。」 
盧志松發現自己很喜歡工藝課,每次作業都非常認真地完成,盧志松告訴老師,只要是跟工藝有關的他都想做。老師幫他報名工藝訓練徵選,最後選擇高雄就輔所的貝殼海洋公園學習貝殼雕刻技術,那裡是身障者庇護工廠,所以是無障礙空間,起居方便多了。第一次離家的盧志松度過了痛苦的適應期後,就從這裡,展開了他的「藝界人生」──工藝創作生涯。
經過一番波折,之後盧志松跟著幾個同事組了個貝殼雕刻工作室。那年盧志松19歲,他們沒有資本、用最簡陋的方式開始,但生意不錯,「比在貝殼海洋公園的薪水還多。」盧志松說,他的人生開始有了一種有希望的感覺。

神學生傳福音撒下生命種子
為盧志松的人生帶來盼望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他之前申請屏東基督教醫院進行手術,開刀扭轉變形的雙腿肌腱,那過程雖然極為痛苦,但拿掉石膏後,盧志松可以穿鐵鞋支架,這是他的人生第一次站起來,用一般人的視線看這個世界。而這個手術不但矯正了盧志松的腿,也矯正了他多年來扭曲卑微的自我形象。
盧志松說,因為身障,他總認為自己不討人喜歡,然而在屏基時卻感受到屏基護士仔細溫柔的照顧。盧志松說,有位神學生常常來看他,與他分享信仰。有一次,神學生告訴他上帝很愛他,但盧志松不相信,他說:「上帝愛我會把我生成這個樣子?妳長得這麼可愛,上帝愛的是妳吧。」不知是否是因為這句話講的太直了,這位神學生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幾年後,盧志松信了主,想起這位神學生,總覺得很不安,「如果我再遇見她,要跟她說對不起,也要謝謝她在我心裡種下了一顆福音的種子。」
手術後,盧志松拄著鐵架,雙腳能站立了,工作室也上軌道,他開始對人生有了一個更大的渴望:「我希望此生能有個愛我的伴侶,組成家庭,生小孩。」

投資失利卻開啟雕石茶壺之路
有一天盧志松在路上的公車站看到一個女孩,他第一眼就被吸引,直接趨前詢問:「我可以認識妳嗎?」女孩靜靜地點了點頭,盧志松好高興。第二天,同一時間,他再到同一車站前,女孩果然在,這次,盧志松直接要了電話。
多年後回想起來,盧志松說一切只能說是上給他的恩典。這位名叫蔡雪芳的女孩當時家裡正好在申請電話,「結果,就是那麼巧,她家電話才剛一插上線,第一通電話就是我打進去的,那時他們全家都非常興奮呢。」
蔡雪芳是基督徒,她帶著盧志松去教會。兩人交往3年後結婚,那年盧志松23歲,妻子21歲。盧志松感謝妻子一家人沒有嫌棄他的身障,同意婚事,開啟了他的幸福人生。
婚後兩人組了工作室,為了擴展機會,盧志松陸續去學習了玉石、珊瑚、壓克力雕刻等技術,學會了就教太太,太太也投入去做。努力打拚後他們有了一些存款,差不多是可以買下所租工作室一半的錢,蔡雪芳希望置產,盧志松卻聽信朋友的建議,把所有的錢投入地下投資公司,不只如此,他還標了好幾個會,期望更多錢滾錢。不幸的是,三個月後,政府取締地下投資公司,「我們破產了,還欠人家錢。」
那位慫恿盧志松投資地下投資公司的朋友對他感到非常抱歉,想要彌補,介紹盧志松做石頭雕刻,他形容自己看到石雕時「像被雷打到。」因為實在太美了!
喜歡喝茶的盧志松想雕石茶壺,並毛遂自薦,主動聯絡台灣最大的茶商,打開了生意之門。那時,盧志松一天工作16個小時,每個月要送貨到台北時,他總是半夜三點開車從高雄出發,到台北交了貨立刻再開車回家,稍作休息後再繼續工作。盧志松說:「上帝垂聽我的禱告,3年後我們還清了負債,還買了房子。」那年,盧志松28歲。

路邊石頭體會上帝的愛無限
債務還清後,他突然對這種大量生產的模式感到厭倦,開始想從事藝術創作。可是盧志松又擔心創作難以養家活口。就在這個時候,貴人出現了。一位同是澎湖人的胡姓企業家偶然間看到盧志松的石壺作品後,非常喜歡,又知道了他的願望,決定全力資助盧志松,每個月供應一定的資金,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創作;這位胡先生甚至為盧志松擬好創作發展計畫,從澎湖開始,分年次第進行各種不同規模和主題的展覽,甚至連國外的展覽都排進去了。
盧志松說,正當我想開始進入創作生涯時,胡先生就突然出現來幫忙我,「這要怎麼解釋呢?上帝真的聽見了我的呼求啊。」
美好的合作進行了4年,盧志松按計畫完成澎湖的2次個展,胡先生竟然因病過世,雖然計畫因此中斷,但是,幾年下來,盧志松創作的眼界和想法都和以往大大不同了,他知道自己要向外擴張境界;在有能力繼續舉辦個展之前,他決定多多參加比賽,並成立「知壺惜福」工作室,磨練自己的藝術創作力,也讓更多人認識他。
盧志松果然成為各種比賽的常勝軍,他也是第一位得到台灣工藝之家頭銜的身障者。他的石頭不只是石頭,而有各種樣貌,例如,盧志松因為懷念常用竹筒捕魚的父親,就用石頭模擬出竹筒的姿態;他用石頭刻畫銀合歡樹皮的形貌、年輪,呈現朽木的滄桑感,這是盧志松在澎湖老家常見的景像。他還曾經以珊瑚雕成100件「微雕壺系列」,每一個迷你小壺平均只有黃豆般大小,而且可以注水、倒水出來,真的具有茶壺的功能,令人嘆為觀止。
盧志松說,當他看到路邊隨處可見的平凡石頭竟然可以成為如此美麗的作品時,他體會到了上帝對他的愛。他說:「在我的人生一路上,上帝也是如此裁切、雕刻、琢磨、拋光、潤飾我,讓我成為祂獨特而美好的作品。」

(彭蕙仙主持的「展翅上騰---成功在握」節目,每週三08:05-09:00播出)

  

1、雕刻館內部的設計

2、雕刻館中展示了盧志松各式各樣的創作

3、造型各異的石壺,有即將展翅上騰的老鷹,呈現石頭多元的創作可能。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