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曲·舊時情】 探戈倫巴慢狐步 歌曲與舞步同進退 張夢瑞 (資深媒體人、佳音電台「老歌曲舊時情」節目主持人) 中國流行歌曲是糅合了「中國傳統」和「西方音樂」的流行玩意。它源自上海,從歷史角度來看是順理成章的事。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上海是中國一個主要的對外門戶,許多外來的思潮和技術,都先傳到上海,在上海發展,然後再向國內其他地區傳播。這些外來的影響有很大部分是來自西方,散播在中國的土地後,便不同程度地被挪用與融合。 黎錦暉是中國流行歌曲鼻祖 當年的資訊傳播遠不及今天的發達,可是流行文化的流傳到底還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所謂的「潮流」,往往源自經濟較發達、帶領時髦消費口味的地區,然後散播到其他較落後的地區,並發生影響。中國流行歌曲的出現也不例外。 在流行歌曲或近乎西方流行歌曲未出現以前,傳統中國社會也有類以「流行樂」的歌曲在民間流傳,特別是在城鎮地區更為盛行。這類小調的歌詞一般流於俚俗,內容大都涉及男歡女愛,表現的手法比較直接。很明顯是迎合市井小民的口味,是小市民主要的消遣娛樂。 二○年代末,上海開始出現了一些類似西方音樂廳表演的歌舞團。進入三○年代,這些歌舞團已經頗具規模,其中以黎錦暉創辦的「明月音樂社」齊下的「明月歌舞團」最富盛名,到全國各地巡迴演出,同時大量創作。 黎氏的作品基調上接近民間小調,但結合西方爵士樂節奏、和聲、配器,他寫下不少通俗易唱的流行歌曲,如「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為此,被譽為「中國流行歌曲鼻祖」。並培養出周璇、王人美、嚴華、白虹、陳燕燕等著名藝術家及演藝工作者。 流行歌曲受西洋音樂影響 當年上海傳唱的歌曲中,有委婉動聽的江南小調、有激越高昂的抗戰救國歌曲,也有典雅細膩的藝術歌曲;但數量最多、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則是誕生於1928一1949年的上海現代文化「興盛期的國語流行歌曲」,特別是四○年代末到五○年代中期出現的一批作品,能進一步從農業社會文化的母體中脫胎而出,創造了以「近代工業文明為價值取向,並以現代化物質為其載體」的城市歌曲。這些歌曲生動鮮活地表現了現代人的生態、心態和動態。 西洋流行樂湧進上海,中國盛傳的小調受到影響,很自然採用西洋樂器伴奏,曲風也跟著逐漸改變。談到曲調、樂器的娉娜變化,和當時流行的跳舞有關。於是,流行哪一種新式舞步,流行歌曲也就跟著這種舞步迴轉,像探戈流行時,許多曲式也配上了探戈的節奏,周璇唱的「憶良人」:「春風吹得桃花朵朵,池邊的細柳垂水中⋯」「鍾山春」:「巍巍的鍾山,巍巍的鍾山,龍嬏處踞石頭城,龍蟠處踞石頭城」,便是探戈節奏。 白光的「戀之火」:「眼波流,半帶羞,花樣的妖艷,柳樣的柔。」「魂縈舊夢」:「花落水流,春去無鏦。」也是探戈。(探戈流行甚久,日後劉家昌寫的「探戈小黑貓」、王芷蕾唱的「天涯海角」、楊小萍唱的「酒醉的探戈」等也是探戈曲風。) 6月8、15日介紹老歌舞曲 當倫巴流行時,周璇的「黃葉舞秋風」:「黃葉舞秋風,伴奏的是四野秋蟲,粉臉蘆花白,櫻唇楓血紅」,就採用爵士樂配器,倫巴舞曲。李香蘭唱的「夜來香」也是倫巴(後經鄧麗君重唱,倫巴曲風依舊)。狐步曲式流行時,襲秋霞唱的「薔薇處處開」:「薔薇薔薇處處開,青春青春處處在,擋不住的春風吹吹進胸懷,薔薇薔薇處處開」,周璇的「訴衷情」:「無限柔情,像春水一般蕩漾,蕩漾到你的身旁,你可曾聽到聲響」,用的都是狐步舞曲;慢狐步當道時,周璇唱的「交換」:「月兒照在花上,人兒坐在花樹旁。你教我書,你教我畫,我報答你的是歌唱。」採用的就是標準的慢狐步。 不過當時最受歡迎、最容易學的一種舞步是華爾滋-三步,快慢由之。周璇的「划船歌」、「晚安曲」,和白虹的「春天的降臨」等,都是當時風靡一時。「老歌曲·舊時情」節目將於六月八日及十五日,一連兩個星期,介紹各式舞曲的國語流行歌曲,除了探戈、倫巴、狐步、華爾滋曲調外,還有日後在港台大行其道由葛蘭唱紅的「曼波」、張露的「恰恰」等歌曲,還有「阿哥哥」、「森巴」等各式舞步的流行歌曲。 (林國欽、張夢瑞主持的「老歌曲舊時情」節目,每週六18:05-19: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