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心。文藝
從印度的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來談台灣之光的武瀚精神
>劉英台 佳音電台「佳音電影院」節目主持人
如何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其實嚴格也是一種慈悲。」--法國 盧梭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是改編自印度摔跤冠軍瑪哈維亞家族的傳奇故事。由印度國寶級的巨星阿米爾·罕自導自演,他在2013年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並稱他是「印度的良心」。阿米爾·罕想透過本片對印度男尊女卑不平權的社會,「破除」女性不能參加摔跤的禁忌。
瑪哈維亞.辛格.柏戈特曾是印度的摔角冠軍,然而從未參加國際競賽中是一生的遺憾。婚後,一心想生個兒子傳承,但妻子卻連生四個女兒,萬念俱灰,未料他的兩個女兒吉塔和芭比塔,在外與男生打架居然打贏,他發現兩個女兒遺傳了自己摔跤的天賦,可以步上他的後塵。然而家境不富裕,他只好以自己土法煉鋼的方式嚴格訓練女兒,帶著女兒參加一場又一場的比賽,磨練技巧,一路走來汗流夾背,艱苦備嘗,來自四面八方的冷嘲熱諷,但他絕不退縮,終於將女兒送進國家訓練中心。雖然中心有教練,但是身兼父親與教練的瑪哈維亞愛女心切,遠距指導女兒,以各種方式檢討女兒的賽事,調整訓練方法,終於兩個女兒在大英國協運動會中,連續奪得金牌,這份榮譽不僅為國爭光,而是瑪哈維亞家族為印度女性開啟了學習摔跤的先風。
堅守正道精神育德立人
我在一個機緣巧識台北木柵的「武瀚跆拳道館」館長張瀚文,發現她和印度的瑪哈維亞是如出一轍,都是子女承襲他們的運動專長,以父親或母親身兼教練,「嚴格」訓練子女,參加比賽嶄露頭角。館長訓練大女兒陳又瑜成為總教練,次子陳鋐霖則是駐館教練。張館長非常喜愛法國教育家盧梭說的至理名言:「如何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其實嚴格也是一種慈悲」。日前,特邀張館長和她女兒上佳音電影院節目,接受訪談。
館長娓娓道來30年的奮鬥史,她曾是跆拳道備受期待的選手,1983年的世界錦標賽,因政治干預體育,搖國旗事件,台灣代表隊被迫整隊返國,自此館長陷入人生低潮,又因不當的訓練受傷要開刀,不得不中止跆拳道對打生涯,在困頓無奈之際,只好轉戰成為教練。
1996年她開設道館,以「育德立人」理念,透過平時鍛鍊和比賽,教導學習跆拳道的孩子,希冀達到「尊師重道、百折不屈、忍耐克己、堅持到底、虛懷若谷」跆拳道的精神。同時,館長專研勤練跆拳道的「品勢」比賽,終於在2011年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她是榮獲個人金牌、雙人銀牌和團體銅牌的唯一選手。目前她擁有國際裁判、國家級教練和國家代表隊選手三種身分,雖有如此輝煌的成就,但她待人謙遜有禮,因為她強調「品格重於技術」。
善用人生轉彎處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一般跆拳道有單一訓練競技選手,培訓品勢選手,甚至是雙棲選手。陳又瑜總教練在奠定跆拳道深厚的基本功之後,在2014年創立品勢的「WeR」團體。WeR=跆拳道﹢舞蹈﹢特技,她集結跆拳道「對打和品勢」競賽未獲佳績的選手,「轉換跑道」進入WeR團體,將跆拳道的力與美,展現在藝術的殿堂。
WeR常常受邀到世界各地表演。他們的優秀不是因著名次,而是因著創意和努力獲得掌聲,正符合美國海明威說:「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武瀚的LOGO是一隻鳥在品格的規範下,仍能自由奔放,展現生命力,期許自己「精進武術,武德內化」成為「外剛內柔」的真正勇者,WeR就朝此目標邁進。
這兩個家族分別在印度摔跤和台灣跆拳道,都有忍耐到底的美德,前者兩個女兒承襲父親摔跤,激發了印度女性可以參與摔跤的契機;後者女兒將母親的「品勢」發揮極致。
館長在歷經百般挫折,仍然在世界錦標賽奪冠,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可說是「善用人生轉彎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之最佳典範,彌足珍貴。(本集節目將於2019/8/31播出)
(劉英台主持的「佳音電影院」節目,每週六18:05-19:00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