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藝文】——佳音電影院
《嬰兒轉運站》觀後感
追劇、看電影,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最主要的休閒娛樂!其實看電影可不是一件隨便的事,因為看電影其實是一種自我延伸,電影能帶領我們站在不同的立場、身處不同的情境,去模擬人生百態,這其實也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內心對話!
這次在「佳音電影院」的節目中,鹿渴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部韓國電影《嬰兒轉運站》!這部電影的主角們是一個看似生活凌亂的援交少女,她被迫生下孩子後因無法照顧而決定棄養;一個欠一大筆錢得不到妻女諒解的的洗衣店老闆;和一個同是被母親棄養後長大、內心憤憤不平的的孤兒所交織的故事。
這三位主角,都不是大部分人心中所認定的「好人」!但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這些被生活所逼而做壞事的人,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如果能適時的伸援出手給予幫助,或許會有好事發生。
劇情從一個嬰兒保護艙開始,劇中IU飾演的單親媽媽把自己的小孩丟棄在嬰兒保護艙前,原本小孩應該會被教會收養,但卻在中途被孤兒姜棟元與開洗衣店的宋康浩攔截,他倆準備偷偷將嬰兒賣給想收養孩子的夫婦。
但隔天後悔的IU準備回來找自己的孩子,卻被姜棟元、宋康昊說服,與其將孩子送到孤兒院,不如為他找尋適合的父母,還能賺上一大筆錢⋯⋯於是三人一同加入販賣孩子的行動,一旁早已聞風而來的女警等著交易成功時逮捕眾人,但在這一路上主角們卻意外地透過不同的事件從相互誤會、埋怨、到最後累積情感、彼此鼓勵,並在對方的故事中,重新省思自我人生的意義,而成為沒有血緣關係、卻真正能互相理解的『一家人』。
本片劇情娓娓道來,平實而溫暖。還記得電影在某一場景,女主角跟在場的每個人說「謝謝你的誕生」,因為在場的這些人,幾乎都不曾被這世界好好對待,他們沒有「家人」,沒有被愛的經驗,但卻依然有滿滿的熱忱願意去愛人!
上帝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即使再平凡微小的生命,只要你願意,你也能成為某一個人的幫助。
在鹿渴編輯的「非讀不渴」臉書中,曾寫下這段話:
有時候,能治癒你傷口的,
未必是深愛你的人
而是那個剛好遇上的人⋯⋯
所以我們要用最大的溫柔與善意,
對待每一個從我們生命經過的人。
也許你是他的轉機,
也許他也是你的祝福。
嬰兒轉運站的金獎導演是枝裕和曾接受訪問表示,他期待透過這部電影,讓觀眾了解沒有什麼比愛和真摯的情感更加珍貴,就像是IU最後為了羽星寧願向警方自首,她並不是一個無情的母親,相反地她用盡她生命的全部去愛她的孩子。
有人好奇,《嬰兒轉運站》電影裡的「嬰兒保護艙」真的存在嗎?
「嬰兒保護艙」其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箱子,保護艙內配備了溫度調節系統和感應器。當有嬰兒被放置箱內,箱子會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要在5分鐘之內,把被遺棄的嬰兒救起⋯⋯
最早起源於1198年,義大利設立第一個,名為「棄嬰輪盤」,後來自1996年起,陸續有許多國家設有「嬰兒保護艙」。在亞洲,日本和韓國社會中都有匿名「嬰兒保護艙」的存在。
在台灣也有勵馨基金會,在做「收出養」的服務,並鼓勵「開放式收養」的觀念,期待藉由收養態度的開放,包含讓原生家庭參與收出養歷程、讓原生家庭及收養家庭彼此善意的聯繫,讓收養童了解自己的生命歷程,知道自己的誕生是被祝福的。
嬰兒保護艙的體制是對的嗎?
社會上難免充斥責怪女性的聲音,譴責的聲音很多,同情或安慰的聲音卻很沉默……
雖然出發點良善的嬰兒保護箱,也難免有法律與道德上的爭議。但保護艙的出發點與其說保護了嬰兒,更應該說它體諒了單親媽媽獨自承受的壓力,使不想被人知道懷孕生子的女性,也多了一個選擇,讓孩子免於在不良的環境成長,受到虐待甚至早夭。
生孩子是個人的選擇,但導演是枝裕和認為,社會對孩子也有責任。每一個來到世界的生命,都有幸福的機會,當我們先對這些媽媽們付出關心與愛,也許就能給予她們重生的可能!
不只是有血緣.才能是家人。每個人都渴望愛,電影裡有愛、轉角有愛、你的心房也有愛。
一個人生活在艱難的社會中,你知道自己的誕生是值得開心,也珍貴無比的嗎?願我們都能勇敢地對自己說「謝謝你來到這世界」!
(文:鹿渴。劉英台主持的「佳音電影院」節目,每週五20:00-21:00播出,歡迎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