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九年前開始策劃製作「Deborah的音樂小棧」時,台灣的廣播天空尚未有節目帶狀性(週一至週五)的介紹福音音樂新品。華人福音音樂,在主流音樂文化市場看似小眾的音樂,卻在這幾年間漸漸發光,不但新品創作源源不絕,且通路越廣,銷量也不見得比主流黯淡。雖然九年時間我重新從職場轉為家庭,從帶狀節目轉為塊狀(一週一次)節目,卻也有幸繼續與其他許多福音音樂介紹平台,在同一個時間點上見證這絢麗的福音音樂時代。
音樂,跨代交心的媒介 福音音樂的類型,或古典,或傳統,或流行,或另類,區隔著不同的小眾,也觸摸到不同的人群。除了音樂可以感動自己的心,也成為另一種與人交心的媒介(如果你不知該如何表達對青少年的關心,那麼你可能會了解一張CD的重要性)。因此,愈了解每張專輯創作的背景,也將擴大人們對不同類型福音專輯的接受程度和共鳴。重點是,雖不是每張專輯都適合在熟悉的聚會中使用,但每張專輯卻都可有不同的省思與感動。 例如:2011年底,華人女歌手史茵茵出的個人專輯「送給阿嬤的歌」,即是她對從小帶她長大的阿嬤—史何琴治,以及仍在世的外婆,深深的紀念與感謝。 這兩位長輩所影響的不單是一種生活態度,甚至包括信仰的傳承。在現今隔代教養甚為普遍的世代,一位敬虔的長者,帶給家中這代及下代極大的祝福。許多人見證長輩殷殷不倦的祈禱與讚美,如何將另一顆年少輕狂的心挽回到天父的的面前。如果你也有位為你祈禱的阿嬤,那麼我要大大恭喜你!而我?則希望未來我的孫子也能寫一首「送給阿嬤的歌」!
音樂,以色列的代禱信 在商業機制下,下張專輯是否成形,在於它的銷售量所帶來的淨值是否豐沛,但是福音音樂卻有靠支持者奉獻而立的專輯。2011年底來自北美機構「我心旋律」發行的第八張華文專輯《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 這兩年,創作者葉邵家菁師母及葉宏光牧師,居住在耶路撒冷進行創作,並與當地猶太福音機構合作推展慈惠事工。當他們透過成立的「錫安基金」協助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防空壕的修建、為俄羅斯及衣索比亞回歸的貧困猶太新移民設立「食物銀行」、感受並安慰猶太的父母需長期忍受戰火、擔心前線子女安危的心理壓力時,或許地理上的距離或是傳統樂曲的希伯來小調,讓我們對以色列這個民族不見得熟悉,但他們現實的經驗透過音樂及文字的分享,讓許多關心並祝福以色列的人們,更具體的了解他們的需要,也讓敬拜與禱告更為實際。
音樂,新舊元素的碰撞 傳統聖詩在時代的洗滌下,仍然透過不同的面貌感動人心,而創作者想跨越的是:如何讓下一代能與上一代有相同的記憶與感動。於是不同的傳統聖詩以新唱方式呈現,或另類如豬頭皮的搖滾主耶穌所出的《唱Song聖詩-聖詩暢頌》,或如近年歐讚文化所出版的《聖歌特讚隊》、《特讚聖》等,都試圖透過新的音樂元素與聖詩有不同的碰撞。 當然,每年都有許多華人的敬拜讚美新作出現,這些詩歌在教會的聚會中帶來新的面向與默想,幫助人們進入敬拜中,甚至許多的創作者的目標是:如何帶領人進入24小時的敬拜裡,進而帶來生活領域實際的改變與更新。
音樂,在春天百花齊放 華人福音音樂的多樣性,融合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打開不同的管道,接觸不同的人,加入很多的新血,多了很多不同的應用與感動,如春天,百花齊放。惟願這些努力的目的,套句2012年大衛帳幕的榮耀系列所出的新專輯名稱:「為著祢的榮耀」!
(文雅怜主持的「Deborah的音樂小棧」,每週五20:00-21:00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