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小·而·美】 科夫港的美麗與哀愁! 溫小平 鐵 達尼號的電影深植人心,船沉沒的那一刻,人心的許多層面,都一一顯露出來,換了是我,我會怎麼做?爭先恐後,搶著登上救生小艇,或是,膽顫心驚直到落水的一剎那,還是,緊握著心愛的人的手,一邊祈禱上帝,除去我的恐懼與害怕? 無論是哪一種心情,我知道,船上幾乎都是愛爾蘭人,想要逃避貧窮,為自己找到一線生機,有家裡的父親、幼年的孩童,甚至富豪人家…,最後,因為船隻撞到冰山,他們絕大多數登不了岸,他們的希望沈入海底。 愛爾蘭南部的科夫港(cobh)就是鐵達尼號最後靠岸的碼頭,於是,我在一個落雨的早晨,來到這裡。 路徑不熟,開車的方向跟台灣不同,緊張又胃痛,加上雨勢模糊了視野,小小迷路,終於停在哥德式的科曼教堂旁邊。雨更大了,一片煙霧瀰漫,幼童好心指點我們進教堂的洗手間,在古老的通道摸索著,兜頭一陣涼意,眼前是具棺材,教堂裡正在舉行喪禮,讓小鎮更添哀淒。 港口就在下方,從教堂前俯瞰,一排排房屋好像積木溜滑梯一般朝下俯衝,彷彿當年急速往外奔逃的移民潮,渴望穿越大西洋,為自己找到活路。好心的婆婆指點我們去沉船博物館的路,她說很近,離我們不遠。 偏偏又迷路了,離海港愈來愈遠,開車的大樂堅持不肯回頭,直到連小鎮都已遠去。我不斷回頭打量,當時,船上的人回看家鄉,是否也是這樣的眼神?幸好我們還有回頭路,有人想起,好心婆婆說,靠近車站,用走的就可以找到。 如果用走路就可以逃離貧困,多好。何至於從1848年到1950年,愛爾蘭就有高達六百萬人移民他國,其中兩百五十萬人就是從科夫港遠離家園,所以有人稱這種載運移民的船隻為「饑荒船」。 或許是下雨的緣故,也是小鎮只有八千多居民,街上沒什麼行人,碼頭邊的科夫紀念館牌子下面有一行小字—皇后鎮的故事。原來1849年維多利亞女王訪問此地,為紀念此事,把最早的「cove」改了名字,直到1921年才變成現在的「科夫」(cobh)。 因為科夫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港,18世紀時曾經是海軍基地,以及商船和愛爾蘭移民美國的主要港口,遠洋的豪華客輪也經由此處出發。1838年,「天狼星」蒸汽船橫渡大西洋的首航更是一樁盛事,但最被人提起的卻是鐵達尼號離港後不久沉沒。 鐵達尼號內部陳設豪華,沉船博物館內展出當時的照片,船艙上下層就好像上下流社會的縮影,底層的人在船難發生時根本沒有機會逃出,而坐上救生艇的富人卻爭先恐後,但是,其中也有感人鏡頭,爸媽讓給孩子、男人讓給女人,人生百態就縮小在一艘小小船上。 悲劇不只這一樁,三年後,滿載移民的露西塔尼亞號被德國的魚雷擊沉,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人。即使沒有發生船難,許多人在擁擠且不衛生的船艙之中病死了。 紀念館門口有一個少女安妮摩爾與兩個弟弟的雕像,揮別愛爾蘭,平安抵達美國的第一個移民家庭,她的眼神裡是依依不捨,還是哀傷的訣別?似乎,離開才有希望。 目前在美國就有不少名人來自愛爾蘭,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就是愛爾蘭移民第四代。 雨勢雖然漸漸小了,走出紀念館,心裡還是沈重的,人生總是在面對許多的選擇,即使知道前面驚濤駭浪,還是冒險前進。而留下來的人呢?辛苦打拼,終也建立了自由民主的國家。 港邊這一個捧著小船的船型男人雕像,引人深思,我們是否就是他掌心的小小船兒?當小船放入水中,彷彿就是如同少年Pi的一場奇幻漂流。 (溫小平主持的「天使不打烊」,每週二至六00:01-01:0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