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館】 馬偕醫院院長 楊育正 癌症使我人生向前移 彭蕙仙 專訪 / 編輯室 節錄整理 馬偕醫院現任院長楊育正,是名醫也是良醫,是已故台北市長楊金欉的次子。專長婦產科及婦科癌症,早期在老師前輩們無私傳授及自己揣摩體會下,鍛鍊出產鉗助產、胎位不正外迴轉術和雙胞胎自然產技法的產科三大絕技,幫助許多新生兒順利出生。曾經一個月接生186個寶寶,升任婦產科主任時,全科最多一個月可以接生800多個新生兒,甚至一個晚上接生了11個寶寶,是名符其實的「接生大王」。 他是一位仁心仁術的醫師,在沒有健保的時代,目睹一位產後感染引發產褥熱的婦人,沒錢負擔醫療費用而辦理出院後過世,他難過、感嘆、無奈。自行開業那年,他免費醫治一名卵巢瘤的婦人。因為醫師除了「看病」之外,還可以努力給每一個生命一份更公平存活下去的力量。 婦科婦癌病人眼中的良醫 他接下婦癌棒子,接觸一級艱難且複雜的手術與照護,不僅在技巧上接受嚴厲的考驗,也讓他對生命有更深層的詮釋。學習到,醫療服務除了要以病人利益為最大考量,還必須肩負傳承義務,所有的發明、發現、知識、技術,都是全體人類的共同資產。 他不僅醫病,也尋找量身訂做的改良式手術,減少病患術後不適。他治療癌症,也關注癌末安寧照顧及全人的關懷。 一位癌症婦人因為擇另類療法導致癌症復發來就醫,最後因為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嚴重的骨髓抑制併發了敗血症,她的小兒子苦求醫護人員救母親,情緒幾近失控。 他知道後,某天下午擁抱這個不滿二十歲的男孩,安慰他說:「你該趁著媽媽神智清醒,告訴她,你愛她,並且會永遠記得她…你會照顧你年老的父親…會努力上進…會讓人因為你而紀念她…。」幫助子女勇於向臨終親人表達愛。 從癌症醫師變成癌症病人 2011年底,他接下馬偕醫院院長職務,第一件事是舉辦全院主管「安寧病房一日體驗活動」,由各科室主管到安寧病房住一天,甚至身上插一管(如:尿管、鼻管),體驗末期病人身體上的苦楚,以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醫療服務。 沒想到他寄出邀請函,收到第一封主管報名回覆的當天,同時也接到另一封「通知函」。他三叉神經疼痛後發現的鼻竇的病理切片報告出爐,他由醫師變成「B細胞淋巴瘤的癌症」患者。 經過了六次全身化療、八次標靶治療、四次髓鞘內化療,與兩次嚴重併發症,熬過掉髮、嘔吐和肌肉萎縮。親自體驗疾病摧殘、藥物副作用,帶給血肉之軀的傷害與痛苦。曾經因為脊髓液滲漏引起嚴重頭痛,這才明白,那些生病的母親是在忍受如此令人痛不欲生的折磨後,展現出為母則強的韌性有多麼強大,他這名男性醫師也終於可以大聲說:「這種痛苦,我知道!」 治療過程,有兩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一次是化療後併發了肺囊蟲肺炎,險些窒息而亡,戴上氧氣才能順暢呼吸,略略體會到呼吸不再那麼理所當然時,生命便會終止。生與死是那麼接近。 第六次化療結束後幾個月,他得了格蘭氏陰性敗血症,病情危急,一時量不到血壓,以為生命將結束,幸虧醫師用對了藥,扭轉劣勢,約兩、三小時後,血壓恢復正常。 那幾天靠著電話與妻子說話,感嘆一生在職場或社會上若有任何自誇的成就,都不及上有一個可以相依偎的老伴。體會,家人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資產,當趁著活著的時候對家人表達愛。 他感謝上帝讓他罹患癌症,因為有時間可以思考哪些沒有說出口的話、沒有交代的事,可以及時彌補,事情可以重新處理得更好。癌症提醒他將人生往前移,提早完成癌症日間照護中心等過去想做的事。 苦難人生有上帝陪伴同行 知道罹患癌症剎那,他內心憤恨不平,埋怨為何好人會罹患癌症,壞人則活得健康?直到有一天,他經過高雄一處教堂,看見佈告欄上貼著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圖片,最後說的兩句話:「我渴了」,羅馬士兵卻拿海綿沾醋沾他的唇戲弄祂,祂喝下醋之後垂下頭說:「成了!」祂完成了天父上帝拯救人類的愛與救贖。 他當下熱淚盈眶,想到沒有罪的耶穌,卻在十字架上承擔世人的罪孽和苦楚,誠如《聖經》記載的:「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這一刻,他想到自己的苦又算什麼?才慢慢頓悟到,上帝要他經歷癌病,乃是要他更謙卑仰望,鞭策他更積極用生命去成就該做的事。 他說:「我年輕時以為,在知識裡面可以找到真理,壯年時投入醫療傳道是工作,直到這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十字架是上帝愛和救贖的記號。我深受感動,體會自己走過的一切痛苦、試煉之路,耶穌基督都陪著我一起走過,祂的愛是如此的長闊高深。」 接受救恩得著永恆的生命 「這是一條試煉之路、恩典之路,更是學習之路。我的心全然貼近受苦的心靈,我學習放棄自我,全心仰望神。」 楊育正提到,過去以為自己用同理心、盡心盡力服事病人,直到自己罹患癌症,住進癌症病房,才發現自己做得不夠,過去都是隔岸觀火、隔靴搔癢;直到自己成為病人,才真正體會到病人所要的不僅是好的醫療,更需要尊重、關懷、陪伴。罹病後,他選擇更積極地善用生命,並推動安寧療護,為了在離去時,不留遺憾。 他受訪時用一個故事譬喻「明天不一定會再來」提醒人,覺得重要的事要立刻去做;珍惜身旁的人,當彼此相愛,不要去計較和比較;所有該做的事要往前移、立即開始去做;並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得著永恆的生命。 (本文節錄自每週一17:05-18:00播出的「熟年的天空」節目及《在我離去之前—從醫師到病人,我的十字架》/寶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