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愛生關懷協會理事長
陳宜鋒
謙卑、學習、轉型,
是企業求生之道
魏德瑜 專訪 編輯室 整理
2016年11月8日接棒年興紡織董事長的陳宜鋒,管理美、亞、非三大洲八個廠、近兩萬名員工,布料年產量達近六千萬碼,長度足以繞地球兩圈。年興創立獨步全球的紡紗、染整、織布及成衣製造一條龍垂直整合的一貫化大廠,使他成為全球五大牛仔布生產廠商之一,是典型台灣企業邁入國際成功的案例。
陳宜鋒與兩兄弟從小在父親——年興紡織創辦人陳榮秋先生——嚴格管教下,承襲踏實苦幹的家風,讀幼稚園時就在工廠幫忙剪線頭,讀高中時打工賺取零用錢。接任董事長後,加強研發能力,帶領企業轉型,產品精良,頗受國際服裝知名品牌:Levi’s, Lee, Gap, Old Navy, A&F, American Eagle, Kohl’s 等歡迎。究竟他是如何培養領導力?如何管理龐大產業?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父親一手訓練提拔
陳宜鋒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是父親陳榮秋先生。陳榮秋先生從小成績優異,是全校模範生,因為家貧不得已在初中畢業就外出謀生。在成衣廠擔任掃廁所、倒茶水的小弟,後來被提拔訓練成為打版師傅,從此一腳踏進成衣業。
1970年,父親陳榮秋籌了十五萬元,在苗栗後龍成立年興紡織,幫人代工成衣。刻苦節儉的父母整日在工廠忙碌,對三兄弟的教育卻沒有疏忽。過去的車縫機檯沒有修線設備,衣服車好後都需要人工修剪線頭,這份工作就落到陳家三兄弟手中,使陳宜鋒不但從小接觸紡織,也培養家族企業的責任感。
陳父有感英語在國際貿易上的重要性,刻意培養三兄弟這方面的能力。他十歲時,母親帶著他們到美國讀書。高中開始,他就幫人除草做園藝賺取零用錢,直到大學畢業。業界稱讚他們三兄弟傳承父親苦幹實幹的精神,留美十多年,卻沒有一絲洋化或驕傲的氣息。
從台灣走向全世界
陳宜鋒提到,2005年WTO開放後,紡織業最大的挑戰是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如何轉型成功並能永續經營?
「我的父親很有眼光,除了把公司的根基扎根穩固,早在廿七年前就選擇到少人去的非洲賴索托開廠。指導工人如何從原物料製造完成到接單、出貨。他們的精神與付出,帶起穩固的團隊向心力。之後,陸續在海外多處設廠接單,讓我們逐漸走向國際化。」
成立四十三年的年興紡織,採垂直整合(原料到成衣一貫化、上下游自己包辦)作業,一旦布料被客人選定,要被取代很不容易,因此客源算是相當穩定。即便如此,陳宜鋒面對全球嚴苛的競爭市場,仍備感壓力。
帶領團隊成功轉型
觀察敏銳的陳宜鋒,體會到要將父親開創的事業發揚光大,必須自己先改變,團隊才會進步。改變首先是「謙卑求教」「聽進建言」並「努力調整」。他深信上帝在人身上的作為是無限可能的,人若要承受從上帝來的祝福,必須先勇於面對擺在我們周遭的各種批評聲音。
因此,他接董事長職務後,首先逐一拜訪客戶,請教哪裡需要改進?哪裡做得不好或不如人?客人來參觀時,也會請教工廠的缺點等。接著開始研擬符合時代需要的做生意方法、積極招聘國外技師加強研發設計能力。
嗅到全球運動服成長商機,今年(2018)他帶領團隊轉型,從以牛仔布及牛仔褲為主的紡織,跨到針織做吸濕排汗透氣的運動成衣,帶來不少新的客戶。甚至在經濟不景氣時,把原本該給股東及員工的福利,拿來投資改善機器設備,增加產能,沒想到吸引國際知名服裝業主的注意,主動洽談合作。這些都是謙卑、學習、轉型下,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帶領員工的秘訣竟然是…
陳宜鋒提到要帶領這麼大的團隊,他常感到壓力沈重,而他釋壓的秘訣是「禱告」。
過去他在佛教團體十多年,之後因為在許多事上經歷上帝的幫助與帶領,譬如:兒子先天性疾病在禱告後奇蹟式痊癒、他的口吃問題獲得醫治、參與的企業社團活動上看見上帝為他開路,及在企業「禱告祭壇」中調整對金錢錯誤的價值觀等等,使他看到上帝是又真又活、且引導幫助他的神。因此他加入基督教企業領袖班的訓練,謙卑學習《聖經》中有關企業管理經營的原則,並把公司大小問題透過禱告帶到上帝面前,看見上帝一步步帶領他走在豐盛的人生道路上。
(本文整理自魏德瑜主持,每週三08:05-09:00播出的「360行精彩又豐富~聽聽工作怎麼說」節目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