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水故事 李昭順 現代台灣的 挖井活歷史 應靜怡(佳音電台「聽台灣水的故事」主持人、留美環境工程碩士、資深媒體人)
日本人在台大約五十年,戰敗後離開,直到大家常談的水利建設年度,大都是從民國五十年開始。而從日本人離開到此段期間,當中發生過什麼? 當我們發現這個空缺,特別去挖掘現代台灣挖井歷史,倘若許多相關人物,發現他們都提到了一位前輩-李昭順先生,由此可見,現代台灣的挖井活歷史,他是一位關鍵人物。 戰後百廢待興,「水」主導了興衰關鍵。李老先生和前輩們在這期間投入水利建設,確保後面人事物都能夠跟上來,就是將其補上,好像默默的在歷史中扮演著一個「縫合」的角色。這一切沒有掌聲或名利,只有甘心盡力、努力當下,並將智慧傳承。
急診台灣 雲林優先
日軍大敗之後,台灣不再是殖民地,卻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技術,換言之,沒辦法靠自己從戰爭的損害中復原,更別說要有新的建設。當時聯合國開始幫助台灣,美國工程師也至台協助,重點先放在評估哪一個地方的需要最急迫,如果沒有水源就無法生產。那時第一個分析出來的地方就是雲林(以南),因為地勢比旁邊稍微高一點,河水沒有那麼多流入,再加上有風沙,急需水源灌溉,並且評估當地土質良好、田地平整,只要有水,應該就可以長農作物。調查結果發現其地下水含量豐沛,所以列為台灣打井第一首要。
台灣地下水區域被劃分為七區或九區,雖然含水豐沛,但許多地層複雜,例如雲林,被比喻為「千層派」,地下水層與土層錯雜交疊,不像美國大都是一層水、一層土層,似「夾心餅乾」單純,這在在考驗了外國工程師及李昭順先生等人。
等到在雲林將一道一道艱困難題解決之後,挖井隊同時也將技術練就純熟了,於是就以雲林經驗為基礎,展開了全台挖井工程。逐水井而居的日子 外國工程師多年參與並教授,在台灣培植出一批專門人員,之後就將所有鑿井器械留給台灣使用,這就由李老先生他們負責傳接,繼續至全台有需要的地方鑿井。如此,就展開了鑿井隊之逐「水井」而居的日子,願意承受人力資源不足的艱困、打井先鋒的挑戰、離鄉背井的辛苦、想念家人的心酸…,帶給全台各地水源供應與財富興旺。
日前,李老先生口述、傳授經驗,鉅細靡遺說明他們當年是用哪一些機具、花了何等心思,用了何等複雜過程與別人想像不到的方法,完勝挑戰,使命必達。 老先生雖然沒有超級口條,也沒有什麼大專學歷,但是他的熱忱述說,令在場聽見看見的博碩士、教授、水利專家…都非常感佩。不過,大家最感謝與感動的部份,是李老先生那一份使命感,用忠於工作的行動認同鄉土,並回饋給這塊地土源源供應其上居民恩惠。 沒有披風的英雄 當年台糖水井隊聞名全台,但其中有哪些人,卻鮮少人知。李老先生自始至終參與,除了詳細且珍貴工程記錄之外,其口述回憶更等同國寶級。 當我們回顧,那些年正是台灣經濟最吃力、也是人民最需要盼望之際,李老先生和隊友們雖無高學歷,但是努力學習國外專家教授的點點滴滴,負責認真打好水利基礎建設。這樣的奉獻精神,令台灣經濟能以穩定起飛,我們一直都享受其中,但似乎從來都不十分了解,也沒有特別追溯感謝。 在現今「外貌協會」領頭風氣下,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非高富帥的前輩們,因著對台灣的愛,曾拿著非高科技的工具,打下你我今日富裕生活的基礎,然後他們就逐漸「凋零」,然而他們卻並不在意,直到如今,對於只要是有心想學的後輩,都願意花時間仔細解說,只願鑿井智慧在這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想到這些,能否讓我們更珍惜現今幸福,也更多一份尊敬與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