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樂齡】
使用社交處方箋 讓銀髮族更幸福
孫若馨副教授談高齡社會與成功老化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少子化趨勢,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高齡者能夠延長健康壽命、縮短需要被照顧的時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顧系孫若馨副教授分享了她對成功老化、慢性病影響以及最新趨勢的社交處方箋的見解。
把握三關鍵成功老化
成功老化的關鍵在於「避免疾病和失能」、「維持認知和身體功能」以及「從事社會活動」。我們常認為老了會有一些慢性疾病、病痛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但這個觀念是要被調整的!當我們保持好的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時,就可以避免疾病產生,這也就要建立「預防」的觀念。
隨著身體逐漸老邁逐漸走向失能也是很正常的趨勢,但如果能夠自己上廁所、洗澡、上下床、吃飯等等,就要盡量自己完成;簡單來說,「能吃」和「能動」是高齡期很重要的兩件事情。所以即便退休了,也鼓勵高齡者積極參與有生產力的工作,保持社交互動,強化社交網絡。所以當我們可以在高齡期的時候做到這三項,基本上你的高齡生活就會滿不錯,在健康、人際社交、生活品質都會維持的很好。
慢性病日漸耗損身心靈健康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5)進行「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台灣有88.7%的高齡者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並且有超過五成長者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雖對生命沒有立即性的危害,但是因為疾病帶來的生理上疼痛、長期藥物控制等,都會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或人際關係上的改變,也會逐漸耗損在生理和情緒方面因應的能力。
孫若馨強調,隨著疫情趨緩,應鼓勵高齡者恢復原有的社交活動,以減少孤獨感,提升生活質量。例如多參加社區關懷據點、鄰里之間所辦理的活動,讓自己的朋友圈、社交網絡像活水一樣持續滾動這是很重要的。
社交處方箋,替代藥物的新選擇
「社交處方箋」已被英國列入國民保健署的長期計畫項目之一,將原本醫生開立藥物的藥單,轉換成社交活動,翻轉生病了就是要吃藥的觀念。但並不是說生病不用吃藥;而是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透過正向社交與環境進行連結,啟動人的身心自癒能力。
在英國處方箋開立者不限於醫師,還包含護理師和專業照顧者,根據專業判斷針對個案的需要選擇特定活動、有目標、計畫性地開立處方箋。持有該處方箋者可依據開立的項目參與文化、藝術、運動等兼具建立社交關係等活動。
社交處方箋包括藝術、運動和自然活動,有助於啟動身心的自癒力。例如藝術處方箋,就適合認知功能或聽力退化的高齡者,通過參加藝術活動刺激感官。運動處方箋,則是針對行動力下降或肌力不足的高齡者,鼓勵進行運動訓練。對視力減弱者,建議多觀賞綠色植物或到公園步道走走,緩解壓力,這就是自然處方箋。
社交處方箋在台灣的實踐
台灣於2019年開始推動社交處方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與台灣博物館合作推出「失智症友善博物館處方箋」,鼓勵失智症患者參觀博物館;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亦與多家博物館合作推出高齡照護社交處方箋,讓高齡能免費參觀博物館;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則在全台社區推動「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培養健康高齡者成為志工,幫助獨居高齡者建立新的社會連結。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從2023年開始,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連結大北投地區社區中的長照機構、鄰里社區關懷據點等,將社交處方箋融入於健康照護服務。
台北市衛生局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編製了「社交處方箋手札」,民眾都可以自行上網搜尋。在手札裡有自我簡易評估工具說明、可設計一個禮拜的社交處方箋行事曆,以及整理羅列了台北市各行政區所擁有的人文自然資源,像是藝文展區、自然公園與步道等,規畫自己的社交處方箋。
其實當我們在看病時,醫生也常建議我們可以多運動、多走路、放鬆心情;而開立社交處方箋,正是將這些內容處方化。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社交處方箋的推動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社交處方箋,銀髮族能夠在健康、人際社交、生活品質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本文整理自佟建隆主持的「樂齡幸福學」節目內容,每週一20:00-21:00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