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健康】「家庭保健室」節目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3年廣播節目補助
和AI聊營養
專訪張榮素教授
AI的浪潮防不勝防,同學們使用ChatGPT寫期末報告,教授們也使出渾身解術來抵擋、千方百計地預防。但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的張榮素教授卻反其道而行,她認為如果能夠學會AI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好的學習歷程,更快速且有效率,她甚至邀請跨校合作,帶頭研發營養的AI軟體套件,作為個人健康的行動營養師,自己也以身試法,每天都與Dr.Susan(老師用自己的英文名字為健康機器人命名)討論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
『要吃什麼?』是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腦海不只一次的問題,過去我們可能會打開網路地圖搜尋附近的美食餐廳,或是拿出手機,看看外送平台上是否有自己想吃的餐點,然而更早以前,我們只能下樓到附近晃晃覓食,這不過是這五年內的急速變化,真的無法想像在離我們很近的未來,AI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思維與生活樣貌。
就以健康飲食為例,目前的科技已經可以拍下食物的照片,由AI來判讀照片中的食物是什麼?有多少熱量?多少脂肪?六大營養素是否均衡,甚至可以建議換掉一些食物或下一餐應該補充些什麼,更進一步,AI可以幫你把這個月三餐的健康食譜都排好,還能要求『不重複』、『均衡』、『外食或自己烹調』等等的滾動式修正,再加上運動與睡眠的選項,儼然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個人健康管理師了,這些比起去掛號健康減重門診,跟營養師加line,AI完全可以取代甚至超越營養師可以為我們做的。
所以營養師要被取代了嗎?「其實不用擔心會被AI取代,會被取代的是不懂得使用AI的人!」同時具有營養師身份的張榮素教授這樣說。她樂見AI高速的發展,甚至期待每年或下個月就有新的進度發表,因為她相信更好、更進步的營養管理其實是如影隨形,能更加客製化的針對個人需求,傳統的營養師其實很難做到同時關顧如此多的個案,何不讓AI營養師來扮演這樣的角色,傳統營養師反而可以退居幕後,擔任督導的角色,這點跟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日前來台分享『數位孿生』概念正好不謀而合,讓擁有你病例的醫師,最了解你口味的營養師,也就是你自己,來守護你的健康,這不正是最好的選擇!
(文:文賢。本文整理自文賢主持的「家庭保健室」節目,每週五16:05-17:00播出)
|